在信號處理的領域中,群延遲和相位延遲是描述信號在經過線性時不變系統(如麥克風、傳輸線、放大器、揚聲器等)時所經歷的不同延遲方式的關鍵函數。這些延遲有時是頻率相關的,意味著不同的正弦頻率成分會經歷不同的時間延遲,這最終導致信號波形的失真。如此一來,在類比視頻和音頻中發生的低保真度,或者數字位則流中的高位錯誤率等問題便會隨之而來。
傅立葉分析揭示了信號在時間上的表達可以替代性地表示為一系列正弦頻率成分的總和。這些成分都基於固定的幅度和相位,且它們的特性是沒有開始和結束的。線性時不變系統能夠獨立處理每個正弦成分,線性特性保證了它們滿足疊加原理。
群延遲和相位延遲是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頻率的函數,描述了信號的頻率成分在進入和輸出設備之間的時間延遲。一般而言,這些延遲會影響信號的信噪比和整體表現。對於要求高保真度的應用來說,了解這兩者的不同之處至關重要。
相位延遲直接測量單個正弦頻率成分在經過設備或系統時的時間延遲。
當相位延遲函數在特定頻率範圍內具有常數的比例關係時,該系統有著理想的平坦相位延遲特性,亦即線性相位。如果相位延遲圖形的曲率偏離平坦,則會產生信號失真,導致輸出信號的波形形狀與輸入信號的波形形狀不同。
群延遲是一個方便的測量,表明相位與頻率之間的線性關係。
群延遲可以從設備的相位響應中精確計算出來,而相反則不然。群延遲特別適用於調製信號,因為信號中的信息通常是由波形的包絡線承載的。
在調幅過程中,基帶信號被轉移到更高的頻率範圍。理想情況下,輸出的基帶信號應該與輸入的基帶信號相同,只是時間上延遲了。重要的是,由於內部裝置的群延遲完全平坦,外部裝置的相位延遲也必然完全平坦,因此,所有由外部裝置引起的失真將被消除。
根據線性時不變系統理論,系統的輸出信號可以通過對輸入信號施加的脈衝響應進行卷積來確定。通過對複數正弦波的分析,輸出可以表達為乘以信號的頻率響應的形式。
群延遲是信號的包絡線延遲,而相位延遲則是正弦波的相位延遲。
在這種情況下,群延遲與相位延遲將被描述為各自對信號輸入的影響。在調頻或調相系統中,確保平坦的群延遲是很重要的,這可以防止信號波形的失真。
無論是應對數字流還是模擬信號,了解群延遲和相位延遲的區別與應用均至關重要。這不僅能提高信號傳輸的質量,也能有效減少運行中的失真。在考慮未來技術發展時,我們是否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優化這些延遲特性,進而改善信號處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