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航行,了解潮汐變化的奧秘對於導航至關重要,其中最低天文潮(LAT)是航海圖中水深的基準。LAT不僅是追蹤潮汐的關鍵參數,也是確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依據。隨著科技進步,對潮汐的精確計算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不僅有助於航行者減少風險,同時也能提升導航的準確性。
最低天文潮(LAT)被定義為在平均氣象條件下可預測的最低潮位,這一點在許多國家的航測機構中得到了廣泛認可。
潮汐基準,也稱為潮汐數據,是在海洋導航圖上顯示水深的起始水位面。這一基準通常是由某一潮汐階段衍生而來。因此,最常見的潮汐數據包括最低天文潮(LAT)和平均低水(MLLW)。在某些非潮汐區域,例如波羅的海,則使用平均海平面(MSL)作為基準。
最低天文潮(LAT)是航海導航中的重要成分,其定義為在任何天文條件組合下,可以預測到的最低潮位。這一數值的計算考慮了重力影響,因此即使在某些特殊的氣象條件下(如高氣壓系統),實際潮位可能會低於LAT,但LAT的使用能使所有預測的潮高變為正數或零,降低了計算中的歧義。
這一性質使LAT成為許多國家航測機構的首選潮汐數據,從而使實際的導航更加可靠。
潮汐變化不僅受到天文因素的影響,還受氣象條件的驅動。了解不同類型的潮汐對於導航者來說至關重要。最高天文潮(HAT)同樣可以通過預測來計算,但其對船舶的安全影響主要在於高水位的預測。
在美國,《國家潮汐數據週期》定義了19年的潮汐觀測期,這為計算均值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導航圖上的水深和淺水高度都是相對於潮汐基準給出的。在合適的潮汐時間,用潮汐表可以給出相對於潮汐基準的潮高,進一步計算出特定時間特定位置的水深。這一過程對於避免淺灘和確保港口安全至關重要。
如果一個區域在潮汐表計算後仍然淺水,那麼很可能已經名列不能進入的名單,這為航行者提供了實時的幫助。
隨著國家水文機構對航測數據的現代化努力,已經引入了新的地理參考系統,這進一步促進了與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兼容性。例如英國水文局的垂直海上參考框架(VORF)和法國海軍水文暨海洋服務(SHOM)推出的Bathyelli等,這些新標準提供了更為精確的POS或航位系統,使航行者在錯綜複雜的航道中也能安全前行。
隨著氣候變化對潮汐模式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複雜的潮汐預測將面臨新的挑戰。導致的結果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沿海社區產生影響。因此,導航者在使用潮汐數據時,還必須考慮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不僅需要準確的潮汐數據,更需要在航行過程中靈活應變的能力。您是否準備好利用科技的進步來提升自己的航行安全?
基準名稱 | 定義 | 計算方法 | 用途 |
---|---|---|---|
最低天文潮(LAT) | 在平均氣象條件下,根據天文條件可能出現的最低潮位。 | 基於長時間的潮位觀測數據,通常選擇19年的記錄周期。 | 作為導航圖的水深基準,確保航行安全。 |
平均低水位(MLLW) | 在相同的19年記錄期間內,所有觀測到的最低潮位的平均值。 | 計算所有觀測到的最低潮位的平均。 | 用於長期潮汐分析,航海參考。 |
最高天文潮(HAT) | 所有觀測到的最高潮位的平均值。 | 計算所有觀測到的最高潮位的平均。 | 確定潮汐對於航行的影響,特別在高潮期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