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過敏是一種通常表現為食物過敏的過敏反應,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因職業暴露而產生接觸性過敏。雖然此過敏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但研究發現,小麥過敏可能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導的,或不完全是由這些抗體引發的,並且可能涉及肥大細胞的反應。根據2012年日本的一項研究,成人的小麥過敏發病率約為0.21%。但小麥過敏的實際情況可能更加複雜,因為小麥中的過敏原成分繁多,各種用途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研究顯示,小麥中有多達27種潛在的過敏原,這些過敏原主要源自小麥種子的儲存蛋白。
絕大多數小麥過敏原都是蛋白質,包括四種類型的種子儲存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有關小麥的過敏,特別是與麩質相關的過敏,處在焦點的是醇溶性蛋白中的麩質,特別是胚乳中的麩質成分。
與麩質過敏相關的醇溶性蛋白是 gliadins。這些 gliadins 和 glutenins 組成了導致乳糜瀉的經典麩質。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免疫細胞和抗體類型將麩質過敏與乳糜瀉區分開來。
在小麥過敏中,醇溶性蛋白 (gliadins) 通常與較嚴重的過敏反應相關,而谷蛋白引起的過敏通常相對較輕。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了 γ-gliadin 的亞型基因,這為識別小麥過敏提供了支持。
呼吸道過敏尤其在食品服務工作者之中顯現,因此小麥的花粉和草過敏與這種情況息息相關。對小麥的過敏症狀與其他草類作物的過敏存在重疊,這意味著幾種過敏原之間可能存在交叉反應。
最近的研究指出,某些小麥蛋白質的水解會增加過敏反應,這是因為水解後的產品可能暴露出潛在的過敏原。
小麥過敏的症狀與其他食物過敏或呼吸道過敏相似,包括皮膚癢疹、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尤其小麥依賴性運動誘發的過敏反應(WDEIA)相對常見,症狀重疊時可能更加嚴重。
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濕疹、蕁麻疹、腹痛及噁心等,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
確診小麥過敏可能需要特定的考量。Omega-5 gliadin 是最強的小麥過敏原,特別需要提取和部分消化來檢測。此外,某些過敏測試可能無法涵蓋所有的小麥過敏反應,導致忽略潛在症狀。
管理小麥過敏的最佳方法是完全避免任何含有小麥及其他含有麩質的穀物的食物。對於部分對麥過敏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耐受度選擇替代穀物,例如燕麥、米粉等來替代小麥產品。
對於不小心食用小麥產品的過敏患者,抗組胺藥物如抗組織胺劑或類固醇藥物可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由於小麥過敏的複雜性和各種不同的過敏引發因素,我們不禁要思考:小麥過敏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尚未被發現的機制和影響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