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也被稱為氨水溶液、氨羥基或氨液,是氨與水的溶液,其分子式為NH3(aq)。儘管「氨羥基」這個名稱暗示著一種鹽(NH4OH),但實際上不可能單獨分離出氨羥基的樣本。在極其稀釋的溶液中,NH4+和OH−的離子佔的比例極小。氨水的濃度通常以巴美度(Baumé度)來測量,商業產品中30%的氨水溶液大約相當於26度巴美度。
在水溶液中,氨會去質子化一小部分水,從而生成氨根和氫氧根。這一過程的平衡反應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NH3 + H2O ⇌ NH4+ + OH−
。在1 M的氨水中,約0.42%的氨轉化為氨根,這意味著其pH值約為11.63。
氨水的基本性質使其在多種應用中都相當重要,但同時也需注意其潛在的危險性。
像其他氣體一樣,氨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會隨著溶劑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6°C(60.1°F)下,氨的飽和溶液密度為0.88 g/ml,含有35.6%的氨;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飽和溶液的摩爾濃度會減少,密度則會增加。當飽和溶液加熱時,會釋放出氨氣,這使得在溫度升高時需特別注意安全。
與無水氨不同,氨水在清潔劑之外的畫面上應用相對有限。其主要用於家庭和工業清潔產品中。氨水被廣泛應用於清洗玻璃、瓷器和不銹鋼等表面。
氨水的清潔特性使其成為家庭常見清潔劑的組成部分。此類產品可能純淨或與其他成分混合出售。在使用氨水的清洗過程中,當水分蒸發後,氨氣也隨之揮發,這樣可以保持表面乾淨且無條紋。
專家警告說,不應將含有氨水的清潔劑與任何含氯的產品混合,以避免產生有毒的氯胺氣體。
在水處理中,氨水用於生成氯胺,作為消毒劑,並且在飲用水中比直接氯化更能保持長時間的活性。此外,氨水也被用於食品生產中,作為酸度調節劑,乃至歷史上用於餅乾的發酵劑。
在實驗室中,氨水被用作傳統的定性分析試劑,並且常用於溶解銀氧化物殘留物,也可能用於清潔貴金屬首飾。不過,需注意對某些寶石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氯胺是一種由氨和氯反應形成的氣體,其毒性使得氨水在使用時需要格外小心。氨水與含氯產品混合會釋放出氯胺氣體,這種氣體可能導致呼吸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氨水產品時,避免將其與任何含氯的清潔劑接觸是非常重要的。
氨水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用,但它的潛在危險性不容忽視。這究竟是科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挑戰,還是人們對於化學物質應該持有更深刻理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