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巴西總統選舉中,總統盧拉·達希爾瓦的競選口號「Faz o L」迅速成為一種強而有力的動員工具。這個短語不僅在盧拉支持者中廣泛流傳,甚至成為了他競選過程中標誌性的手勢之一,象徵著他對前執政黨的批評。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這個口號的意義和用法也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轉變,特別是在支持前總統哈伊爾·博爾索納羅的陣營中。
支持盧拉的群體將「Faz o L」作為一種自豪感的象徵,努力讚美其政府的治理成果,並強調與博爾索納羅政府的鮮明對比。根據相關報導,隨著他們在不同媒體平台上的高頻率使用,這個短語很快成為了數字通訊中的流行迷因。
「假如有人說『現在做L』,我會繼續做L,因為對我下手的人並沒有做L。」
然而,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將「Faz o L」這一口號以諷刺的方式重新包裝,用以批評盧拉政府所提的各種政策。不少虛假信息和 memes 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這些內容經常曲解政府所宣佈的政策意圖,指責盧拉政府對於稅收增加、社會福祉減少及勞動法變更的責任。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圖片顯示,某加油站的海報聲稱油價上漲是因為盧拉政府的稅收,實際上這張圖片屬於2015年。
這些虛假內容往往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成功吸引了大批網友的注意。例如,某一條推文轉發的那張圖片便累積了超過五十六萬的瀏覽次數。
在這場語言的對抗中,「Faz o L」不僅成了支持者的標語,也成為了一種攻擊的武器,反映了巴西當前政治舞台上日益加深的分裂。這種語言的使用讓支持兩位領導人的群體之間的矛盾更加顯著。例如,某位曾與盧拉並肩作戰的商人公開表態支持盧拉,但對於所謂的「做L」卻嗤之以鼻。
「他們叫我做L,但我不會做L,我要的是去掉B(即博爾索納羅的代號)。」
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於「Faz o L」的使用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這是他們為了維護民主而進行的抵抗,而反對者則指責這是散播仇恨和不實信息的一種方式。根據一些媒體研究專家的分析,這個口號不僅限於正面事件的讚美,同時也是一個強調對立的符號,將不同的社會群體再次區分開來。
「Faz o L」這一口號的進化顯示了網路文化在政治中的深遠影響。從最初的號召到現在的政治武器,「Faz o L」讓我們看到了言語如何被操控以達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在這場資訊戰中,我們不禁要思考:這樣的社交媒體運用,究竟在重塑我們的政治生態還是加深了彼此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