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膽汁淤積是一種在新生兒出生後的幾個月期間,體內結合型膽紅素濃度升高的情況。這一情況引起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因為早期未得到適當處理,可能會導致新生兒面臨潛在的健康危機。
新生兒膽汁淤積的發生率約為每2500名足月出生嬰兒中就有一例,且大約35-40% 的新生兒膽汁淤積是由膽道閉鎖造成的。
新生兒膽汁淤積指的是新生嬰兒在生命的前幾個月中出現的結合型膽紅素升高現象。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兩周內是良性的,但若持續超過兩周,則需進一步檢查以測量總膽紅素及結合型膽紅素。
新生兒膽汁淤積可以由多種病理原因所引起,包括解剖結構異常、遺傳代謝疾病、感染、毒素以及內分泌因素。除了膽道閉鎖外,還有許多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膽汁淤積,其中包括:
膽道閉鎖、膽囊囊腫、藥物及內毒素等都是潛在原因。
根據統計,膽道閉鎖是新生兒膽汁淤積最常見的原因,其發病機率約佔所有病例的35-40%。此外,某些代謝及遺傳疾病如阿拉基爾症候群和腺苷酸酰化酶缺乏症也會導致此情況。
膽紅素的形成主要來自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分解,當血紅蛋白分解產生的未結合型膽紅素進入肝臟後,會變為水溶性的結合型膽紅素。正常情況下,這種結合型膽紅素會與膽汁一同排出體外。若肝臟、膽道或小腸的任何部位出現障礙,則會導致膽紅素在體內積聚。
大多數受到新生兒膽汁淤積影響的嬰兒會出現黃疸,即皮膚及眼白發黃的症狀。此外,這些嬰兒還可能出現:
生長不良、淡色大便及深色尿液等症狀。
一旦懷疑新生兒膽汁淤積,醫生會要求進行血液測試以確認結合型膽紅素的水平。如果結合型膽紅素的濃度超過1.0 mg/dL,則需進一步進行腹部超聲檢查來評估肝臟和膽道的狀況。
針對新生兒膽汁淤積的治療需根據具體的病因進行。像膽道閉鎖的情況需要緊急手術介入,通過肝港腸吻合術來恢復膽汁的正常流動。而對於某些代謝疾病則可能需要長期的飲食調整來改善症狀。
最終,新生兒膽汁淤積是否能夠成功治療,主要取決於所引起的具體病理過程及及時處理的程度。然而,這些小生命能否避免未來的健康危機,仍然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