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美國歷史X》是由托尼·凱(Tony Kaye)執導的美國犯罪劇情片,這部影片探討了白人至上主義和新納粹主義運動帶來的影響。在這部電影的背後,創作者面臨了巨大的困難與爭議,特別是在電影的剪輯與最終呈現上,這些掙扎深刻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我試著在劇本中表達一個重點:一個人並不是天生就是種族主義者,而是通過環境和周遭人學會的。」
編劇大衛·麥肯納(David McKenna)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撰寫了這部劇本,他的靈感來自於在聖地亞哥的童年,目睹了大量的仇恨與偏見。他與製片人約翰·莫里西(John Morrissey)的合作最終促成了電影的誕生。正是這部作品的力量吸引了新線電影公司(New Line Cinema)投資其製作。
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導演凱與影片的最終剪輯發生了重大分歧。凱希望能保留自己設計的剪輯版本,卻不得不面對公司要求的修改,這讓他感到無比沮喪。
「我完全明白自己是個初次執導的導演,但我需要與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樣的自主和尊重。」
凱對於最終由愛德華·諾頓參與剪輯的版本感到極為失望。凱的原始切割版本為95分鐘,電影最終的版本長達113分鐘,增加的18分鐘讓他極為不滿,甚至對於片中某些場景的長度有相當大的爭議。這場導演與製片公司的鬥爭也使得凱的職業生涯承受了重創。
當電影於1998年10月30日在美國首次上映時,雖然票房回報尚可,但凱卻選擇不看這部作品,因為他已經對其最終呈現深感失望。在此之後,他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停滯了許久。
《美國歷史X》的故事圍繞著兩兄弟—德瑞克(由諾頓飾演)與丹尼(由愛德華·福隆飾演)—的掙扎,探討了仇恨如何在家庭之間傳遞。德瑞克的角色從一個狂熱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到對自己信仰的反思,這一過程引發了觀眾對於成長與改變的思考。這部影片的深度由於諾頓與福隆的精湛演出而獲得廣泛讚譽。
「這部影片驚人地展現了種族主義的根源,並同時展現了救贖的可能性。」
此外,影片使用了許多強烈的視覺元素與音樂來增強情感的衝突,英國作曲家安妮·達德利(Anne Dudley)創作的配樂賦予了電影更深的情感與衝擊力。無論是音樂還是表演,這部影片都展現了人性的複雜性和救贖的希望。
《美國歷史X》在評論界也獲得了積極的反響,批評家們普遍讚揚了諾頓的表現,並認為這部影片成功地展現了仇恨的成因與可能的轉變。儘管這部影片面臨了許多挑戰,但它最終仍然在美國文化和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被用於促進對種族主義和仇恨的討論。
究竟,如何克服內部與外部的掙扎,創造出令人深思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