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創傷與暴力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無論是面對自我、家庭,還是社會的衝擊,很多人都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創傷,而這些創傷不僅影響情感,還深刻地影響身心健康。了解創傷與暴力如何交織影響個體的生命進程,是我們作為社會一部分的重要責任。
創傷的影響深邃而持久,不僅限於記憶,而是根植於生理反應中,長期改變個體對於安全感的認知。
創傷知情護理(TIC)或創傷和暴力知情護理(TVIC)是為那些在面對危險經歷後受到負面影響的人提供幫助的框架。這一概念強調以個人為中心、建設性的支持方式,並促進一種理解創傷及其影響的整體觀。
2001年,Harris 和 Fallot 首次提出創傷知情護理的概念,他們強調將創傷的過去經歷納入治療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這一概念得到了多方的擴展,並逐漸運用到醫療、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個領域。
創傷知情護理不是僅僅問「你怎麼了?」,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發生了什麼?」
創傷可以來自於多種經歷,這些經歷可能會對個體造成身體、情感或人際關係的損害。例如,物理創傷可能來自於事故、暴力或戰爭;而人際關係創傷則可能是來自於家庭暴力、背叛或精神上的虐待。這些創傷的積累可能導致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甚至影響到生理健康。
美國物質濫用與心理健康服務管理局(SAMHSA)提供了一些指南,以促進創傷知情護理的落實。這些原則包括:認識創傷的廣泛影響,了解創傷的標誌與症狀,以創傷知情的方式做出反應,以及避免重新刺激創傷。
創傷知情護理強調安全、信任、透明和互助的環境,讓每個人在過程中感受到被支持。
綜合研究表明,創傷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許多人面對創傷後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不僅影響情感,也可能導致生理疾病的增加。相對於發生過創傷的個體,未經歷過嚴重生命威脅的人,健康狀況往往會相對穩定。
應對創傷的影響需要全方位的策略,從提供安全環境、建立信任關係到促進康復的程序,各個方面的對策都需精心設計。在理解創傷的根本之後,專業人員與支持者應與受創者建立共同的理解,幫助他們進入康復的過程。這需要時間與耐心,透過多樣的介入方式來促進個體的內在轉變。
隨著我們對創傷知情護理與暴力之間關聯性的深入了解,改變必然會隨之而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待這些曾經遭遇過傷害的個體,將決定我們社會的整體健康狀態。面對這樣的一個現實,你是否已經開始反思自己和周圍人的創傷經歷,並思考如何能成為支持與治療的一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