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秘的教會:為什麼拉魯茲德爾門多會自稱是“真理的支柱和基石”?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Iglesia del Dios Vivo, Columna y Apoyo de la Verdad, La Luz del Mundo),中文譯為“活神之教會,真理的支柱和基石,世界的光”,是一個源自墨西哥的非三位一體基督教教派,其國際總部位於哈利斯科州的瓜達拉哈拉。該教派信奉一種以三位領袖為中心的復興神學,其創始人阿朗·胡阿金及其後繼者,皆被教會視為耶穌基督的現代使徒。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自詡為原始基督教的復興,並不使用十字架或任何宗教圖像進行崇拜。

該教派成立於1926年,正值墨西哥的克里斯特戰爭期間,面對世俗和反宗教的政府及天主教叛軍鬥爭。創始人阿朗·胡阿金在這一動亂的背景下展開了他的傳教工作,並在1934年建立了第一座教堂,隨後教會不斷增長並擴展,在1942年曾經經歷內部的分裂。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自稱“真理的支柱和基石”,這一稱號來自於《提摩太前書》3:15和《馬太福音》5:14。該名號反映了教會在信徒心目中的重要性,也同時強調了他們對道德與靈性真理的堅持。

教會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擁有100萬至500萬的信徒,其信仰主張不容置疑。

不過,拉魯茲德爾門多會的領袖們近年來面臨性侵指控。教會目前的領袖納森·胡阿金·加西亞自2019年以來被控多項性犯罪,這些指控對教會的形象造成影響。其中,納森在2022年承認了涉及未成年人性侵的三項指控並被判處長達16年8個月的監禁。

教會的歷史背景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的創始人阿朗·胡阿金(本名尤塞比奧)於1896年出生於哈利斯科州,年輕時隨著墨西哥革命的波浪加入了憲法軍。在1926年他成立教會之前,曾先後受到一些迷信教派的影響,這些教派以禁欲及洗禮的方式吸引信徒。在1926年,他遇見了兩位名爲“掃羅”和“西拉斯”的傳教士,並受到感召投身於信仰之中。

這段時期,阿朗的信仰受到日本和歐洲基督教思想的影響,促進了其對基督教義的理解與推進。在他於1926年成立拉魯茲德爾門多會之後,信徒們的聚集迅速增長。到了1934年,第一座教堂在瓜達拉哈拉市內購入並啓用。

信仰與教義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以無教條的信仰著稱,其崇拜風格是無樂器的,所有的歌唱都是在無音樂的環境下進行,並且女信徒會在教堂佩戴頭巾。教會強調參與者應該共同合唱,以保持聚會的統一性。

該教會設有三次每日祈禱會,並在周日舉行兩次會議,以鞏固信指和信仰知識。

雖然教會對女性的角色有明確限定,不允許女性在教會內部持有領導職位,但在公共關係及社會服務中,女性則佔有一定的領導地位。這也反映了該教會在傳統與現代化之間的微妙平衡。

未來的展望與挑戰

拉魯茲德爾門多會在全球的擴展仍在持續,儘管靈性與社會上所遭受的挑戰不斷。信徒們對其領袖與教義的忠誠度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堅持。教會內部的自我檢查與改革或許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外部對教會的質疑與指控也將迫使其進一步反思與自我調整。

在如今日益多元化的宗教環境中,拉魯茲德爾門多會是否能夠在堅守信仰的同時,適應社會變遷與挑戰,成為信仰的燈塔?

Trending Knowledge

拉魯茲德爾門多的獨特信仰:他們為何拒絕十字架和宗教偶像?
拉魯茲德爾門多(La Luz del Mundo)是一個源自墨西哥的非三位一體基督教宗派,成立於1926年。這個宗教團體自成立以來,便主張回歸原始基督教的信仰,其信徒遍布五十多個國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拉魯茲德爾門多在其宗教儀式中拒絕使用十字架與其他宗教偶像,這一信仰根植於其對聖經的詮釋以及對神秘主義的抵制。 <blockquote> 「我
為何這位教主的名字由尤賽比奧改為亞倫,這背後隱藏著什麼啟示?
在墨西哥的宗教歷史中,有許多與名字和身份改變有關的深刻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光明之光」教會的創始人亞倫(出生名尤賽比奧)的改名經歷。這樣的改變不僅是個人的選擇,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的宗教與文化意義。 亞倫,原名尤賽比奧·霍金·岡薩雷斯(Eusebio Joaquín González),於1896年出生於哈利斯科州的科羅特蘭。幼年時期,他參加革命軍,後來在一
如何從1926年小型傳教活動成長為全球五百萬信徒的宗教運動?
在1926年成立的La Luz del Mundo(光之教會)從一個小型的宗教傳教活動,逐漸演變為全球擁有五百萬信徒的宗教運動。這個基督教宗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墨西哥的克里斯特戰爭期間,其創始人艾洛亞·霍金(Aarón Joaquín)在艱困的環境中奠定了信仰的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教會經歷了多次內部變遷與擴展,形成了今天這個龐大的宗教組織。 <blockquote> La Luz del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