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肯油田作為美國重要的新油資源之一,位於威利斯頓盆地的巴肯地層(Bakken Formation)中,地區涵蓋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以至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與曼尼托巴省。這一地層的發現歷程可追溯至1953年,當時地質學家J.W. Nordquist首次描述了這一岩層的特徵。
巴肯地層以其豐富的石油儲量和技術可開採的潛力,自油田開發以來,早已在全球石油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巴肯地層的最大潛力在於其龐大的油量估算,根據各種報告,巴肯地層的可開採油量估算從2.1億桶到高達24億桶不等。2008年4月,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計,該地層的可回收石油量在3-4.3億桶之間,隨著更多的科技進步,這一數量可能還會增長。在隨後的幾年中,巴肯油田的生產量急劇增加,尤其是隨著水力壓裂与方向鑽探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一進一步促進了產量的驚人增長。
2014年,北達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巴肯產量超過每日100萬桶,這使得北達科他州在美國的石油生產中迅速躍升至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巴肯的石油生產雖然迅速增長,但卻伴隨著基建的不足與運輸能力的挑戰。此外,因運輸安全問題引發的爭議亦不容忽視,2013年發生的拉克-梅根提克火災事故,就是因為運輸巴肯油的列車出現意外而造成的重大死傷及損失。
巴肯地層由下部頁岩、中部白雲岩及上部頁岩組成。Middle member是主要的石油儲層,深度約兩英里。在浪潮帶形成的礦物質結構,以及相對缺乏氧氣的海洋環境下,頁岩是儲油的主要角色。這些頁岩富含有機物質,使得巴肯地層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油氣來源。
液態石油的生產效率不僅依賴地層的特性,更與採油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
在近年內,橫向鑽井和多階段水力壓裂技術的應用,使開採效率大幅提升。根據報導,這些技術使得單一油井的產量顯著上升,生產的增長使得北達科他州的日產量快速攀升至115萬桶。
自1953年以來,巴肯油田經歷了多次產量評估,從最初的271到503億桶的估算到後來低至2.1億桶的可回收油量,不同報告的數據相互交疊,但無一例外地突顯出該地層的巨大潛力。隨著技術的提升,這些數字也隨之改變,2013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評估再次確認這一區域至少可提取74億桶的石油。
隨著水力壓裂和方向鑽探技術的越來越成熟,巴肯油田的開發前景無疑進一步明朗。
然而,巴肯油田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生產過程中明顯的安全隱患及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傷害都是需重視的議題。特別是在運輸階段,從巴肯油田運送的原油因為其易燃性與腐蝕性,正面臨對運輸方式的重新審視。
在考慮開採潛力與安全的同時,巴肯油田的社會影響也是亟待討論的話題,特別是當這一藍圖與原住民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結構相交疊時,未來的方向究竟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