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萊恩所執導的《洛麗塔》於1997年上映,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同名小說的第二部螢幕改編作品。這部電影主演包括傑瑞米·艾朗斯(Jeremy Irons)飾演的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以及多米尼克·斯維恩(Dominique Swain)飾演的多洛蕾斯「洛麗塔」·海茲(Dolores "Lolita" Haze)。這部作品描繪了一位中年教授對未成年少女的性吸引,以及他如何捕捉並操控這名少女的故事。
與他的前作,史丹利·庫布里克於1962年執導的《洛麗塔》相比,萊恩的版本在許多小說中的陰暗元素上更加直接。
「相比庫布里克所採用的暗示與雙關語,萊恩更願意揭露故事的黑暗面。」
《洛麗塔》講述了中年教授亨伯特的故事,他搬到美國並與年輕的寡婦夏綠蒂·海茲及其14歲的女兒多洛蕾斯同住。亨伯特的心中滿是對少女的渴望,於是他計劃掩護自己和「洛麗塔」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關係演變到許多复杂而痛苦的層面,最終導致悲劇的結局。
庫布里克版《洛麗塔》傾向於在小心翼翼地處理性主題時運用幽默,使許多觀眾在笑聲中忽略了故事的本質。反觀萊恩的版本,他毫不吝嗇地展現情感的混亂與道德的灰暗。
「萊恩的版本深刻揭示了角色間的複雜關係,並呈現了所謂的愛與侵佔之間的界限。」
在角色表現上,萊恩版《洛麗塔》的兩名主角表現獲得了廣泛讚譽。艾朗斯和斯維恩的互動,讓觀眾感受到角色之間微妙而強烈的扭曲情感。相比之下,庫布里克版的角色發展不如萊恩深刻、一維。
「在此版本中,洛麗塔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名受害者的模樣;她的叛逆與個性給了角色深度。」
另外,萊恩選擇在音樂與影像上加增情感渲染,讓觀眾能感受到亨伯特與洛麗塔間的深切捆綁。不像庫布里克的版本,萊恩的電影中不乏情感的掙扎與心理的折磨。
在這部影片中,聽從恩尼奧·莫利康所創作的音樂,為作品增添了詩意和情感深度。
即便萊恩的版本更忠於納博科夫的文本,其爭議性仍然層出不窮,尤其是因其性主題而引發的社會討論。許多影評人對於影片的道德性持有懷疑,無論這部作品在批評上的受益或損害,卻也未能掩蓋其在藝術上的追尋與創新。
「許多觀眾被這部影片的衝擊與爭議所吸引,甚至淪為討論的焦點。」
最終,萊恩的《洛麗塔》讓觀眾重新思考故事的核心,呈現出不同於庫布里克的獨特視角。這兩部電影都努力描繪人性中的黑暗面,然而其呈現的方式卻截然不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的道德底線究竟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