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虐待(CSA),也被稱為兒童猥褻,是一種以兒童為對象的虐待行為,成年或年長的青少年通過各種方式將兒童用於性刺激。這種虐待的形式包括與兒童進行性活動、猥褻行為、性侵害前的心智操控(如情感操控)及利用兒童進行色情製作等多種方面。兒童性虐待的現象並不是局限於特定的環境,無論社會經濟水平、種族、民族或文化群體,兒童均會在城市或農村地區遭受虐待。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導,大約每五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會遭受性虐待。
根據統計,在美國,四分之一的女孩和二十分之一的男孩曾經遭受過兒童性虐待。某研究發現,估計19.7%的女性和7.9%的男性在18歲之前某種程度上遭受過性虐待。而且,大部分性虐待的施害者與受害者是認識的,約30%是親屬,60%是其他熟識的人,只有10%的案件是由陌生人所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多數性虐待行為都是由男性施加,雖然女性施害者的比例也不容小覷。
美國心理學會指出:"兒童無法對成人的性行為表達同意",並譴責此類行為。
兒童性虐待的後果可以是短期也可以是長期的,對受害兒童的心理健康影響深遠。這類兒童可能會出現抑鬱、焦慮、進食障礙、低自尊等問題,甚至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根據研究指出,曾遭受性虐待的兒童在成年後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較高,特別是在重複或持續遭受虐待的情況下。
研究表明,性虐待受害者報告的自我傷害事件是未受虐待者的四倍。
兒童性虐待可能導致內部創傷、感染及神經損傷等身體影響。性虐待通常沒有明顯的外部跡象,這也是為什麼這種虐待往往難以被察覺。某些情況下,這種虐待可能造成內臟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由於社會對兒童性虐待的污名化,許多受害者可能不願意及時報告自己的遭遇。社會的負面反應會造成更大的心理創傷,使得披露過程中的支持變得至關重要。研究顯示,若孩子在披露後得到支持,通常其創傷症狀會減輕,且被虐待的時間會較短。
一項研究顯示,負面的披露反應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長期損害。
為了更有效地防止兒童性虐待,社會必須優先處理與教育以及降低污名的相關問題。倡導者認為,加強社區意識與教育,才能真正改變公眾對於性虐待的看法。對於受害者的支持系統需要建立在理解和慈悲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容易面對過去,重建生活。
既然兒童性虐待在社會中無處不在,我們該如何著手建立更好的保護機制,以確保每個兒童的安全與尊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