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分期是確定癌症生長和擴散程度的過程,通常以I至IV的數字表示,其中I表示癌症為局部,而IV則表示癌症已經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然而,為何某些癌症的分期如此明確,而其他癌症卻沒有呢?
分期的關鍵在於癌症的類型以及目前的科學研究,同時也根據臨床和病理資料的不同而有所異。
癌症的分期過程通常會使用TNM分期系統,這是一個普遍適用於大多數癌症的系統,除了腦腫瘤和血液惡性腫瘤。TNM系統根據腫瘤的大小(T)、淋巴結的受累狀況(N)和癌症是否已轉移(M)來進行評估。
臨床分期和病理分期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區別。臨床分期主要根據手術前收集的所有可用資訊進行。例如,透過身體檢查、血液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方式來評估腫瘤的情況。而病理分期則是在腫瘤切除後由病理學家進行的顯微鏡檢查。雖然病理分期通常被視為更為準確,但並不是所有腫瘤都接受手術移除,因此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經常互補。
正確的癌症分期至關重要,因為治療方案的安排通常依賴於此。如果分期不正確,則可能導致不適當的治療。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為例,醫生能夠清楚識別出癌症是否為早期且轉移風險低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眾多醫療專業機構甚至建議不進行PET掃描、CT掃描或骨掃描,因為相關研究顯示,該等程序的風險通常超過潛在的益處。
過度檢測可能導致病人接受侵入性手術、過度利用醫療資源、接受不必要的放射線暴露,甚至錯誤診斷。
病理分期中,有兩個主要因素可能導致問題:視覺判斷和隨機取樣。"視覺判斷"指的是在顯微鏡下辨識與健康細胞混合的癌細胞,如果錯過一個癌細胞,可能會導致錯誤分期。而"隨機取樣"則意味著病理學家針對患者的淋巴結進行隨機檢查。如果所選擇的組織切片中不存在癌細胞,就會造成錯誤的分期和不當的治療建議。
目前正在開發一些高度敏感的分期新方法。例如,研究者發現,GCC(guanylyl cyclase c)這種mRNA僅在腸上皮的腔面存在,可以通過分子篩查(如RT-PCR)以高靈敏度識別。GCC在身體其他組織的存在則代表腸道的異常增生。由於其高度的靈敏度,RT-PCR篩查可顯著減少對疾病分期的低估。研究者期望,這項高精度的分期技術能導致更合適的治療方案和更佳的預後。
因為癌症類型的不同,分期系統也各異。大多數實體腫瘤一般使用TNM系統,然而對於某些腦癌,並未有系統分期,而是依據分級進行評估。此外,有些癌症如淋巴瘤則使用Ann Arbor分期法,其中霍奇金淋巴瘤使用的"科茲沃爾德系統"則可進一步標示患者是否出現症狀。
不僅僅是分期,整體階段分組在描述癌症的進展程度上也是重要的,這使用羅馬數字I、II、III和IV來表示。
階段遷移是一種因分期系統或檢測技術的改變導致特定癌症人群中階段分布變化的現象。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變化可能會引發一些獨特的統計現象,例如威爾·羅傑斯現象。
當然,癌症分期的清晰度對病人的治療影響巨大。不僅僅是影響醫療選擇和治療計劃,還會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和預後。因此,理解分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癌症類型能夠被賦予更為清晰的分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