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中的酒精攝取對胎兒的影響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健康問題,專家們普遍建議孕婦完全戒酒,以降低發生胎兒酒精症候群(FASD)的風險。根據研究,FASD影響著每20名美國人中就有1人,儘管這一數字可能被低估,因為該病症經常被錯誤診斷和漏診。
酒精是已知的致畸物,因此在妊娠期間,完全避免酒精的攝取被視為保護胎兒的最佳方案。
FASD的形式多樣,包括胎兒酒精症候群(FAS)、部分胎兒酒精症候群(pFAS)、與酒精相關的神經發育障礙(ARND)和與妊娠期酒精攝入相關的神經行為障礙(ND-PAE)。這些條件的嚴重程度不等,並且與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酒精攝取量、頻率以及持續時間存在直接關聯。尤其是暴飲暴食,產生的風險更為顯著。
專家們對孕婦和正在計劃懷孕的女性都強調了戒酒的重要性,因為許多女性可能在懷孕數週後才會發覺自己懷孕。即使在懷孕前的戒酒,也是在為未來的胎兒健康護航。
「目前並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但適當的治療可以改善結果。」
目前的治療需求因人而異,可能包括心理藥物、行為干預、個性化的調整、個案管理和公共資源的提供。儘管全球每10位孕婦中就有1位孕婦在懷孕期間飲酒,但專家重申,任何程度的酒精攝入都可能導致FASD的風險,因此避免酒精攝入則成為預防的理想選擇。
「雖然有些嬰兒在出生時似乎正常,但由於酒精造成的智力障礙可能要在上學後才能顯露出來。」
FASD的症狀包括生長遲緩、結構不良的面容特徵,以及神經系統受損等。而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症狀甚至可能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相混淆,導致誤診。對於孕婦來說,減少或完全避免酒精的攝入對於確保胎兒的健康至關重要。
無論是基於生理的因素,還是基於社會的壓力,酒精在懷孕期間的消費不僅影響母體,也會影響未出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酒精的消耗可能導致母親出現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這會進一步增加對嬰兒的風險。
「在孕期攝入酒精的任何量都被認為沒有安全可言。」
關於酒精的攝入量,沒有確立安全的界限。各種酒精產品(如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都有相似的風險,而暴飲的話,將會大幅增加胎兒受損的機會。專家推測,甚至是低至12克的酒精每日攝入量,也可能對胎兒造成有害影響。
除了母親酒精消費的影響外,父親在懷孕前的酒精攝入也可能以潛在的方式影響胎兒發展。根據研究,父親的酗酒亦可能對精子的表觀遺傳造成長期的改變,這使得未出生的孩子面臨更高的風險。
雖然目前沒有治癒的方法,但透過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和增加公眾對FASD的了解,可以改善受影響者的生活品質。專家認為,和個別已經生活在FASD中的人進行有效的干預是關鍵,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喚起對該問題的認識,同時也能為有效的預防措施奠定基礎。
總結來看,孕婦完全戒酒的重要性不僅是一種個人選擇,更是一種責任,因為這關乎未來生命的健康與福祉。每位母親都應該思考:在這關鍵的孕期中,我們能做些什麼來確保胎兒的健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