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rnal Flame》是美國流行搖滾樂隊Bangles的一首知名歌曲,由成員Susanna Hoffs與其搭檔Billy Steinberg及Tom Kelly共同創作。這首歌在1989年1月23日發行,迅速登上了九個國家的榜單,包括美國和英國。其背後的創作靈感令人著迷,特別是它的“永恆之火”隱喻來源於兩個截然不同的火焰。
創作過程中,當Susanna Hoffs提到她們在Graceland參觀時,看到的那座伊維斯·普雷斯利的永恆之火時,她的搭檔Billy Steinberg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在加州Palm Springs的猶太教堂所見的赤紅燈光。
Bangles的成員在參加了一場音樂會後,認識了Billy Steinberg和Tom Kelly。這次的意外會面促使Hoffs與這兩位知名的作詞作曲者展開合作。在創作《Eternal Flame》時,Hoffs回憶起了在Graceland的一次私密巡演,她描述了那裡的“永恆之火”。但那一天的天氣並不理想,她說:“那天在下雨,火焰並沒有點燃。”
與此同時,Steinberg也分享了他小時候在Palm Springs猶太教堂的記憶,那裡的赤紅燈光同樣被稱為“永恆之火”。兩者的回憶交織成了歌曲的靈感,促使他們共同創作出這首打動人心的樂曲。
這兩個記憶深刻影響了歌曲的寫作和音樂結構。《Eternal Flame》以它獨特的AABA音樂結構而非典型的歌曲合唱形式,展現了一種復古的音樂風格。Steinberg及Hoffs的合作不僅體現了個人回憶的交匯,也讓歌曲融入了多種音樂風格的元素,從而吸引了各個世代的聽眾。
Steinberg在2021年的回顧中曾提到:“《Eternal Flame》是一首沒有合唱的復古曲風。”
這首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熱烈歡迎,不僅為Bangles贏得了音樂獎項,也成為了多位藝術家的翻唱對象。他們的影響力在於能夠讓不同的文化解讀“永恆之火”的深意。無論是詩意的歌詞還是細膩的旋律,都讓這首歌成為了一代人的心靈寄託。
《Eternal Flame》不僅是一首流行音樂的代表作,更是文化與情感交融的實證。兩個不同火焰的靈感,不僅賦予了歌曲獨特的內涵,也反映出音樂創作過程中那些深邃而真摯的情感連結。這不禁讓人思考:在你的人生中,有哪些看似不相關的火焰,聯結在一起,造就了你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