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身體所需的重要礦物質之一,但過多的銅卻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威爾遜症(Wilson's Disease)和孟克斯症(Menke's Disease)這兩種遺傳性疾病,明確顯示出身體對銅的管理失效,導致銅的蓄積,進而引發多種健康問題。這些疾病究竟如何影響身體對銅的處理,且又為何如此危險?
銅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過量的銅卻可能導致各種中毒症狀,包括肝臟損傷、神經系統異常等。
銅中毒的急性症狀包括嘔吐、血嘔、低血壓、黑便、昏迷、黃疸及腸胃不適。在某些情況下,肝腎的長期損害會隨著日月增長而變得更為嚴重。成年人通過有效的生理機制來平衡體內的銅儲存,通常無法出現急性中毒,而是以慢性中毒形式存在。這些慢性中毒的症狀類似於心理障礙,容易被誤診。因此,對於這類病症的診斷尤為艱難。
威爾遜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的肝臟無法正常將銅排出,導致體內銅濃度異常升高。該病症如果不加以治療,將可導致大腦及肝臟的嚴重損傷。當前,新的治療方法如雙氨基酥酸(bis-choline tetrathiomolybdate)正在進行研究,以期改善患者的病情。
威爾遜症如果不經適當治療,可能導致腦部和肝臟的損害,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另一種與銅相關的遺傳疾病是孟克斯症,這種疾病以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方式傳遞,會造成連結組織的破壞,患者的生命期一般只有三年左右。目前有一種治療方法使用銅-組氨酸進行替代療法,旨在修正這些基因突變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近年的研究還指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體內常出現高濃度的自由銅,這或與所攝取的無機銅有關。銅與鋅的結合可能促進了阿茲海默症中淀粉樣蛋白的生成,並產生對大腦有害的活性氧物質,進一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
阿茲海默症的相關研究顯示,銅的過量積累可能對大腦的健康產生廣泛影響。
對於懷疑銅中毒的患者,首選的治療藥物是青霉胺(penicillamine),這是一種強效的金屬螯合劑。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包括使用其他解毒劑或進行環境療法。
不僅是對人體,銅過量也會損傷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和軟體動物。魚類對銅的敏感程度不同,而慢性接觸銅可導致魚類的腮部、肝臟及神經系統的損害。這使得過量銅成為水生生態系統中的一大隱患。
水中銅的過量會損傷多種水生生物,包括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影響生態平衡。
銅作為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與許多生理過程息息相關。然而,像威爾遜症和孟克斯症這些疾病顯示了當銅的管理失效時可能導致的危險結果。如何更好地理解這些病理過程,以及尋找有效的療法,將是未來醫學研究需要深入探索的方向。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應該思考:在銅的利用與管理之間,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