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拉斯维加斯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屠杀,导致60人丧生,869人受伤。枪手史蒂芬·帕多克在袭击中使用了装配有撞击枪托的半自动步枪,这一事件使得撞击枪托的合法性问题再次引发争论。撞击枪托是一种特殊的枪托,旨在辅助快速射击,利用半自动步枪的后座力来实现连发射击效果。
随着枪支暴力事件频发,公众对于枪支管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大屠杀之后,许多州立法机构开始通过法案限制撞击枪托的拥有权。 2018年12月,联邦政府的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发布规定,将撞击枪托重新划分为“机关枪”,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被视为违法。然而,2024年6月在加尔登诉卡吉尔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这一规定,重申了撞击枪托的合法性。这一变化再度使得撞击枪托的法律地位变得模糊不清。
撞击枪托专为进行快速射击而设计,能够促进射手利用枪械的后座力来进行连发射击。这种枪托的运作方式是透过“撞击”鞋子触发装置,与射手的手指协同工作,并无需将枪改装为全自动。撞击枪托的出现使得某些常见的步枪,如AR和AK系列,能够以每分钟400至800发的速度进行射击。尽管作用无法比拟全自动或机关枪,但其射击速率的提升却引发了强烈的法律及伦理讨论。
根据统计资料,2018年撞击枪托在美国的售价大约在每把$100及以上,并在法律规范前有所上涨。
法律对于撞击枪托的监管历史较为曲折。 2002年,ATF首次将一种可调式装置视为非“机关枪”,但在2006年又反转立场。然而,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大屠杀之后,枪支管制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有调查显示,这起枪击事件后72%的选民支持限制或禁止撞击枪托。无论是两党政客还是普通公众,对撞击枪托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
截至2024年6月,15个州及华盛顿D.C.仍然将撞击枪托视为违法,这些立法行动大多是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大屠杀后所制定的。 《Everytown for Gun Safety》的报告中指出,加州、佛罗里达州、马里兰州等地均已经针对撞击枪托有所管制,但在全国的法律框架下,这些州的法律亦与联邦层面的规定略有出入。
撞击枪托的法律地位至今仍然是公众、法律专家及政府机构激烈争论的焦点。多个枪支权益组织已针对ATF的立法提出诉讼,挑战其作法的合法性。在联邦层面,随着保守派最高法院的影响力增强,撞击枪托或许会迎来不同的法律境遇,未来的走向将如何影响整个枪支管制的格局?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撞击枪托,还是应由各州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