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图是一种显示三个数据维度的图表。每个实体都有一组三元组 (v1, v2, v3) 的关联数据,并以圆盘的形式描绘,这个圆盘的位置代表了前两个值,而第三个值则以大小呈现。气泡图有助于理解社会、经济、医学及其他科学关系,其实可以视为散点图的一种变体,数据点则用气泡取代。根据Microsoft Office的文档,气泡图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可视化,如果数据包含三个数据序列,每个序列都有一组值,气泡的大小由第三个数据序列的值决定。
“您可以使用气泡图代替散点图,如果您的数据有三个数据系列,每个系列都包含一组值。”
使用气泡来表示纯量(单维)值可能会造成误导。人类的视觉系统通常依据直径来感知圆盘的大小,而并非面积。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图表软体要求用作第3个数据值的气泡大小以半径或直径表达,而非面积。一个误导性的比例设定可能会导致极端的误解,尤其是当数据的范围广泛时。因此,气泡图不仅需要正确缩放,还需要清晰标记,以表明是面积而非半径或直径来传达数据。
“基于气泡大小的判断可能会是问题,无论是使用面积还是直径。”
将数据值的隐喻表示为圆盘面积的方式无法扩展到显示负数或零值。一些气泡图用户会求助于图形符号,以表达非正数据值。例如,数据 v < 0
可以用一个面积为 v
的圆盘来表示,并在圆盘上放置符号“×”,以指示气泡的大小表示负数的绝对值。这种方法在数据值的大小(绝对值)本身相对重要的情况下相对有效。
“对于零值数据,某些用户干脆不使用圆盘,而是用正方形等其他图形。”
除了三个主要值外,有关实体的额外信息可以通过系统化的颜色和图案来呈现。同时,补充信息也可以通过在圆盘上标注文本来添加,这些文本可以是简单的唯一标识标签,以便于交叉参考解释键等。
在建筑学中,“气泡图”一词也用于第一阶段的建筑草图,这种草图由气泡构成。在软体工程中,“气泡图”可指数据流、数据结构或其他以圆圈或气泡表示的图,并用链接表示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可视化中,气泡图可能指示数字量以紧密打包的圆表示,这些圆的面积与量成比例。与传统气泡图不同,这种图形不赋予 x 轴或 y 轴位置任何意义,而是试图紧密包装圆圈以有效利用空间。这种气泡图最初由Fernanda Viegas和Martin Wattenberg引入,并迅速成为展示数据的流行方法,圆形打包图也被流行的可视化工具包如D3所包含。
在日常生活中,气泡图可能改变你对数据的理解,让你更深入地探讨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故事,但你是否曾思考过,这样的视觉呈现会如何影响你的决策判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