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图是一种显示数据三个维度的图表。每个与数据相关的实体,都会用一个圆形表示,其中两个数值由圆形在座标平面上的位置表达,第三个数值则通过圆的大小表达。虽然气泡图在社会、经济、医疗和其他科学关系的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图形也可能使解读成为一种挑战。最近的研究指出,气泡图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误导读者,尤其是在判断平均值时。
气泡图能够帮助人们视觉化资料,但它的设计可能会导致误解。
使用气泡来表示一维值时,易让人误解。人眼视觉最自然地感知的是圆形的直径,而非面积。因此,大多数图表软体要求将气泡的半径或直径作为第三个数据值,这会对人们的理解造成影响。假如没有对气泡的大小进行正确的缩放,将会导致对数据的误解,特别是当数据范围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许多人对于这种影响并不熟悉,这使得拥有此类知识的人在解读气泡图时,时常需要犹豫不决,无法假设缩放修正已经被准确应用。
气泡图的标签必须清晰,以便说明数据传递的方式,无论是面积还是直径。
将数据值以圆形面积的方式表达是无法扩展到显示负值或零值的。因此,一些气泡图的使用者选择通过图形符号来表达这些非正数值。例如,一个负值可用一个以“×”符号为中心的圆来表示,这样读者就能明白此气泡表示的是负数的绝对值。然而,这种方法仅在数据的绝对值具有某种重要性时才会有效。
气泡的颜色和花纹能够加入额外数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呈现。此外,可以通过标注气泡来增加补充信息,这些标签有可能是用于交叉参考的识别标签,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解释效果。
在建筑学中,气泡图同样应用于最初的设计草图,这些设计草图中使用气泡来规划布局。在软体工程中,气泡图可指代数据流或其他以圆圈或气泡表示的图表。同时,情报视觉化中的气泡图则是一种将数量以圆形面积的方式表示的技术。这些气泡图的坐标轴可能并不具有具体意义,而是追求圆形的紧密分布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这种气泡图由Fernanda Viegas和Martin Wattenberg引入,并迅速成为展示数据的流行方法。
气泡图的设计巧妙,但它们传递的数据可能会引起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气泡图展现了数据的不同维度,然而其复杂的设计和大小的选择,让这种图表在有效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误导。对于使用气泡图的人来说,理解其潜在的视觉误解尤为重要。人们不仅需要明晰数据的背景,还要意识到展示方式可能对判断造成的影响。那么,在面对这种数据可视化工具时,我们应如何更谨慎地解读这些图表所传递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