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潜力备受瞩目。然而,传统的氢气生产方法往往需要高成本的贵金属催化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氢气的广泛应用。最近,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技术的兴起,为氢气的生产开辟了新的、经济高效的途径。
AEM电解是一种利用半渗透膜来进行水电解的技术,该膜能够传导氢氧根离子(OH−)。
AEM电解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低成本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而不需要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与质子交换膜电解(PEM)相比,后者在催化剂方面依赖于稀有金属如铂和钌,这使得PEM技术在经济上变得不什可行。以一个100 MW的PEM电解槽为例,预计需要150公斤的钌,这将导致约700万美元的成本。
AEM电解槽的电极可以在纯水或轻微的碱性溶液(如0.1-1M KOH/NaOH)中运行,这降低了泄漏风险。
相较于传统的碱性水电解(AWE)技术,AEM电解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并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报告指出,AEM电解槽在无贵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运行于纯水供应时,电压需求为1.8伏特,而若使用1M KOH溶液则仅需1.57伏特。这表明AEM电解槽具有良好的能效表现。
尽管AEM电解技术展示出强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在耐久性方面。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当前的AEM电解槽在无贵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其耐久性主要集中在2000小时到7000小时之间。这与PEM电解堆的20,000到8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相比,显得相对不足。
AEM电解技术仍在早期研究和开发阶段,较之于商业化的PEM电解技术,存在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
除了耐久性问题,AEM的化学稳定性同样值得关注,因为其对氢氧根离子的攻击非常敏感。因此,未来研究需加强对膜材料的改进,寻求增加导电性与耐高温的AQE设计。
AEM电解中的反应过程同样复杂,氧气生成反应(OER)需要四个电子来生成一分子氧,该反应的多步骤步骤导致高能量屏障,进而提高了反应所需的过电压。此外,氢气生成反应(HER)的动力学在碱性溶液中相对于酸性溶液更为缓慢,由于碱性环境中还涉及到额外的质子解离步骤。
AEM电解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需要改进材料开发,还需要行业内部的合作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提升膜的耐久性及稳定性都将是关键因素。
推动低成本、高效率的氢气生产技术,将是可持续能源未来发展的核心。
在氢气生产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是否能够依赖AEM电解技术来重新塑造全球的能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