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的神学辩论中,停止主义与持续主义(Cessationism vs. Continuationism)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这场辩论核心在于灵恩是否仍然能够在当代教会 context中运作。这种论述起源于宗教改革,特别是针对天主教的奇迹声明,而如今的焦点则集中于五旬节与灵恩运动对灵恩的再兴。
持续主义主张圣灵的恩赐是为所有基督徒在每个时代而设的,这种信念强调灵恩在现代教会中的重要性。
虽然停止主义与持续主义的讨论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阵营,但这其中存在着一个观点的光谱。停止主义主要在改革宗和福音派的教会中获得支持,而「开放但谨慎」的持续主义则试图保持平衡,以避免对灵恩现象的过度依赖。五旬节、灵恩及第三波运动则持续主义的强调表现更加明显,接纳灵恩在教会中的现实性。
「停止主义者认为灵恩在使徒时代结束后就停止,而持续主义者则认为恩赐一直持续到今日。」
停止主义的教义是基督教改革宗的一部分,最早是针对天主教所宣称的奇迹而产生。改革者约翰·加尔文主张,因为神的启示已经在使徒时期确立,后续的奇迹不应被视为必要的信仰确认。尽管最初的主张认为所有灵恩在使徒的时代结束后便永久停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点被修订为认为灵恩在教会的初期便逐渐消失。
与停止主义相对,持续主义强调圣灵的恩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当今的基督徒生活中仍然是活生生的现实。相关的神学传统主张,教会必须寻求并接纳这些恩赐,以满足当前的信仰和事工需要。持续主义者认为,不应该将灵恩限制于过去的教会历史,而是提倡灵恩在每个世代的可用性。
「许多持续主义者相信,今日的教会依然应该期待圣灵的恩赐。」
灵恩的使用问题在基督教历史上始终是一个主题。许多教父的著作和历史文献,包括圣奥古斯丁和伊尼斯的说法,虽然对灵恩的使用持谨慎态度,但仍表明早期教会对灵恩的肯定。随着宗教改革的到来,停止主义获得了理论支持,并使得对灵恩的期望逐渐减少。然而,许多其他教派,特别是天主教和某些宗派,如卫理公会,仍然持续记录和传承灵恩的实践。
随着二十世纪的五旬节运动和灵恩的重新激活,这场关于灵恩是否过时的辩论进入了新阶段。许多信徒在灵恩的冒起中重新找回了神的直接介入,并强调信仰生活中对灵恩的依赖。这种情况引发了教会内部的许多讨论与反思,尤其对于灵恩的真实性和当代教会对灵恩的需求。
对于圣灵恩赐的讨论,既包含神学层面的证据与论据,也涵盖信徒在信仰生活中面对的灵性需求。从停止主义强调的理性思考到持续主义所倡导的灵性体验,这两者在今天的教会中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当我们面对灵恩问题时,是否能在信仰与经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