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宗教通常被认为是“自然的宗教”,其中特定的概念如神灵、灵魂以及所有超自然现象,都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与之分离的存在。这一论点不仅涵盖了人类最早期的信仰形式,也在现代宗教研究中,揭示了人类普遍的灵性理解。通过探讨自然崇拜的历史与现代影响,我们将能更深入地理解现代信仰的根源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
自然宗教的要素在民族间普遍存在,常以萨满教或灵物崇拜的形式展现。
自然宗教可以包含多重含义。在当今宗教的研究中,自然宗教指的是所有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对世界的自发宗教认知。这种认知的本质在于,一种尊重自然的崇拜方式,例如建筑大师弗兰克·洛伊·赖特所言:“我把自然的N写成大写,称之为我的教堂。”这一意义中,自然不仅是信仰的根源,也是持久而重要的文化表现。
自然宗教的基本信条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其中的质量和形式理论认为,所有事物皆由物质和形式组成,每个生物的形式即为灵魂,指引并促进其发展。在早期的一神教信仰中,自然元素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视天堂与地狱为物理存在之地,期盼着身体的复活。
基督教信仰中,灵魂被视为可与物质世界分离的存在,这一观念的发展反映了基督宗教与自然宗教的根本差异。
在硕果仅存的早期信仰当中,自然宗教的信念已嵌入于各个文化中。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宗教经验的多样性》中,指出所有宗教的基本体验都是一种个人转变的事件,能够让人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相互连结。他形容:“如果要用最广泛及最一般的术语来表征宗教的生命,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在于对看不见秩序的相信,我们的最高善在于和谐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秩序。”
对于自然宗教的关注继续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助兴。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如英国生物学家鲁伯特·谢尔德雷克,将新发现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灵魂概念融合,认为磁力、重力及量子力学等自然现象皆指向非物质力量的存在,而这些恰恰与自然宗教的思想不谋而合。可见,对灵性与自然的崇拜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信仰形式,它也在当今科技的背景下,展现出其独到的价值。
自然宗教反映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根本连结,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生活中重新唤醒这种根本的灵性?
因此,当我们追寻现代信仰的真谛时,是否该反思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