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特的『种子与土壤』理论:为何某些癌症喜欢特定的转移地点?

在癌症研究的历史上,『种子与土壤』理论为解释癌症如何转移于不同器官提供了重要视角。这一理论最初由英国病理学家斯蒂芬·巴吉特于1889年提出,强调癌细胞(种子)和它们适合生长的微环境(土壤)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对癌症转移的理解。

在这个理论中,巴吉特指出,特定种类的癌细胞更容易在某些随行组织──即“土壤”中生根发展。

随着我们对肿瘤微环境的理解加深,研究显示肿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内。这个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细胞,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细胞,如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及其释放的各种信号分子。

当肿瘤细胞增长时,它们会改变周遭环境,释放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信号。研究表明,这些信号会影响血管生成,诱导外围的免疫耐受性,进而使肿瘤更容易在特定位置建立新的转移灶。

肿瘤微环境的组件

肿瘤微环境包含多种成分,其中包括血管生成及其不当发育。在缺氧的情况下,肿瘤会释放低氧诱导因子(HIF)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这种血管通常较为“漏”且扭曲,这使得肿瘤可以更容易地获取营养和氧气。

肿瘤的微环境持续在变化,因为肿瘤细胞会不断释放信号来改变周围的条件。

例如,肿瘤的内皮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向周围释放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促进更多血管的生成,这对于肿瘤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新形成的血管质量通常较差,这可能会导致肿瘤的整体恶性程度上升。

基质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角色

除了肿瘤细胞本身,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如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也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转移以及对治疗的抗药性。研究显示,CAFs可以透过释放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CAFs的存在不仅影响肿瘤的生长,也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不过,CAFs有时会展示出抑制肿瘤的特性,显示其在肿瘤发展中具有双重角色,这种类型的细胞不仅提供支持,还可能限制肿瘤的扩展。这样的发现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既可以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也可能促进肿瘤的增长。在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中,白细胞(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能够攻击和摧毁肿瘤细胞。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可能会受到抑制。

例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往往演化为促肿瘤表型,并影响肿瘤的发展及侵袭性。

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状况可以导致免疫抑制,使得促肿瘤的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髓系抑制细胞)上调,这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生长。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癌症的进展,科学家们已经发展出多种模型,无论是体外的细胞培养还是动物实验,都致力于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各个面向。这些研究提供了对抗癌症的新思路,特别是在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时。

然而,对于特定癌症为何偏好在特定部位转移的问题,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这是否意味着肿瘤微环境的特定特征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

Trending Knowledge

如何在1863年,医学界揭开了肿瘤与炎症之间的神秘联系?
在1863年的一个重要时刻,著名的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维尔乔(Rudolf Virchow)首次将肿瘤与炎症之间的微妙关系公之于众。以往,肿瘤的来源常常被看作与体内的某些细胞突变有关,但维尔乔的发现揭示了炎症对肿瘤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启了一扇新的理解之门。 <blockquote> 肿瘤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从医学史看肿瘤进化:Ewing如何挑战早期的癌症转移观念?
在癌症研究的历史中,关于肿瘤及其转移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1863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维尔乔 (Rudolf Virchow) 首次提出了炎症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为后来肿瘤微环境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的概念铺平了道路。然而,真正将肿瘤微环境与癌症转移之间的关系引入科学讨论的,是1889年斯蒂芬·帕捷 (Stephen Paget) 提出的「种子与土壤」
肿瘤微环境的神秘力量:为什么癌细胞需要它来生存?
当谈到癌症时,我们往往将焦点放在癌细胞本身,忽视了它们所处的肿瘤微环境(TME)的影响。其实,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癌细胞、基质组织(如血管、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的生长、扩散以及对现有治疗的抵抗至关重要。 <blockquot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