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是一种涉及嗜酸性白血球的过敏性炎症性病症。研究表明,健康人的食道通常是没有嗜酸性白血球的,然而在EoE的病例中,这些白血球会大量位移到食道。进食某些过敏食物时,嗜酸性白血球会引发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吞咽困难、食物堵塞、呕吐以及心灼热等症状。
「EoE在儿童中首次被描述,但成人同样会受到影响。」
虽然EoE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食物过敏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治疗措施通常包括去除已知或可疑的过敏源,以及使用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透过内视镜扩张食道。尽管对EoE的认知迅速增长,但由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并不具专一性,因此诊断仍然具挑战性。
EoE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食物阻塞、腹痛、呕吐和食欲减退。尽管EoE通常在儿童时期首次出现,但它可以影响所有年龄层,且不同年龄的表现症状各异。年轻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喂养困难和体重增加不良。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和食物阻塞。」
成年患者的主要症状也是吞咽困难,然而,难治性心灼热和选择性回避食物也是常见问题。由于长期炎症及其可能引致的瘢痕形成,EoE在成年人中的表现可能更为严重,伴随着食道食物阻塞及其他食道异常的发生。
EoE的病理机制仍不完全明了,但它可能涉及抗原的接触,这导致了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抗原的暴露被认为促使食道上皮细胞释放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33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这些因子吸引并活化Th2辅助T细胞。随后的升高活性T细胞再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导致食道炎症及嗜酸性白血球的迁移。
「EoE被视为一种针对进食食物的过敏反应。」
食道组织的嗜酸性白血球浸润是这一病症的特征之一,这些白血球释放的各种化学信号会引发周围食道组织的炎症。
诊断EoE通常会依赖症状的组合及诊断测试的结果。医生会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病、食道癌和克隆氏病等。内视镜检查能够显示食道内的环形或沟槽,食道活检则需确认至少每高倍视野15个嗜酸性白血球的存在。
「内视镜活检仍然是确诊EoE的金标准。」
此外,过敏评估同样重要,通常会测试患者的过敏敏感性,以找出可能的过敏来源。
EoE的治疗目的在于通过减少食道内的嗜酸性白血球来控制症状。治疗手段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及内视镜治疗。饮食管理常常通过排除已知的过敏源来达成,对于不了解的过敏源,可以实施六种食物的排除饮食。药物方面,质子泵抑制剂(如esomeprazole)是首选。
「基于临床及组织学改善,口服类固醇对患者有明显疗效。」
此外,在2022年,FDA批准了dupilumab作为EoE的治疗方案,这是首个针对EoE的批准药物。内视镜扩张则可以用来处理食物阻塞的情况。
EoE的长期预后尚不明确,但有些患者可能经历一种「波动」的过程,伴随着症状的发作与缓解。未经治疗的长期EoE可能进展为食道结构改变,造成食道狭窄等问题。风险因素包括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史以及环境因素等。
「嗜酸性食道炎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其发生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EoE的流行病学则显示,这种病症多见于高加索男性,并且有着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希望能够揭示EoE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