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组织的背后:CSSA如何与中国政府紧密联系?

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是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官方组织,在大多数国外高校注册。这些组织的目的是帮助在外中国人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等问题,将中国学生聚集在校园内,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然而,这些组织背后的力量与中国政府的紧密联系令众多学者和媒体感到担忧。

CSSAs被描述为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负责监视和报告海外中国学生的活动。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说法,「中共创建CSSA的目的是监控中国学生,并动员他们反对与中共立场相悖的观点。」CSSA在1970年代末期成立,随着中国开始派遣学生到海外学习而逐渐壮大。 1990年后,CSSA便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直接监控,并且其运作内部与中国政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尽管CSSA为其成员提供的社会服务是有用的,它们却是受到中共的指导。」

根据2018年的一项报告,CSSA的活动受到中国大使馆与领事馆的监督,并遵循中共的统战策略。在一些情况下,当地的中国领事馆甚至必须批准CSSA的选举候选人。 文档显示,乔治城大学的CSSA竟然接受了来自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约占其年预算的一半。

CSSA的成立及其运作受到了广泛批评,因为它们常试图控制和监视中国学生及教授的言论。一些分会甚至迫使其所在的大学取消与中国民主运动、乌鲁木齐人权问题等相关的讲座。这种对言论自由的侵犯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谴责。

「一些CSSA分支已经向其所属的高校施加了压力,以取消涉及西藏或香港抗议活动的讲座。」

具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在2005年,比利时的某CSSA被曝用作工业间谍的前台;2011年,剑桥大学的CSSA因未经选举延长社团会长任期而被解散,并引发关于中国驻英大使馆直接控制该社团的质疑;2016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CSSA直接对抗药剂师,要求移除一本批评中共的报纸,甚至对相关人士进行了公然威胁。

这些行为并不仅限于个别事件。在2018年,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的政策演讲中提到CSSA时,明确点出了它们对于美国校园上言论自由的威胁。随着越来越多的事件被曝光,许多学者和人权团体呼吁对CSSA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以保护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

「CSSA的行为可能威胁到言论自由和集会权。」

进一步的情况显示,像是麦克马斯特大学的CSSA因与中国驻加大使馆的协作而被取消学生组织的资格。 2023年,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中国国际学生自发组建一个名为「波多马克之火」的独立组织,以取代本校的CSSA,显示出中国学生对于在校言论自由的重视和追求。

对于许多在国外的中国学生来说,CSSA既是社交与文化的窗口,却又可能成为束缚自由言论的枷锁。这种矛盾的身份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学生组织该如何平衡与母国以及当地社会的关系呢?

Trending Knowledge

海外学子的安全与自由:CSSA在校园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协会(CSSA)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自1970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派遣学生出国学习以来,CSSA便随之成立,并迅速在全球各大学校园内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联系中国学生的官方平台。这些组织的宗旨表面上是为海外中国人士提供帮助及支持,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质疑。 <blockquote> 「CSSA的成立初衷是帮助中国学生适应海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
从天安门到海外:CSSA如何在全球华人社群中发挥影响力?
随着中国政府于1970年代末期开始向世界派遣学生,华侨学生与学者联合会(CSSA)应运而生,成为留学生及学者在海外的主要组织。该组织宣称其宗旨是协助海外华人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推广中国文化。然而,CSSA的运作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其背后的政治目的及与中国共产党(CCP)的关联令人关注。 <blockquote> CSSA作为官方组织,提供社交服务与活动
nan
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领袖之一。他的启示不仅塑造了信奉伊斯兰教的社会,还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开始接收到来自安拉的启示,最终形成了《古兰经》。这位先知的生平、教导和他所倡导的思想对整个宗教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上。 <blockquote> 「穆罕默德的启示促使数百万人寻找和实践与神的联结方式。」
CSSA的秘密网络:中国学生如何在海外被监控和管理?
当中国学生在海外求学,自然会寻求朋友和支持的环境。然而,随着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学生却发现自己可能被置于一个不安的监视网络之中。这个组织从1970年代末开始成立,旨在为海外中国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但却被指控与中国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监控和管理的工具。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