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学生在海外求学,自然会寻求朋友和支持的环境。然而,随着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学生却发现自己可能被置于一个不安的监视网络之中。这个组织从1970年代末开始成立,旨在为海外中国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但却被指控与中国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监控和管理的工具。
“CSSAs被形容为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旨在监控和报告海外中国学生。”
CSSA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中国文化,联合中国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这些协会会举办各种活动,如农历新年晚会、假期庆祝活动和学术论坛。然而,许多报导均指出这些组织的背后则暗藏着中国共产党(CCP)的阴影。
“CCP创建CSSA的目的是监控中国学生,并动员他们反对与CCP立场不一致的观点。”
正如美国国务院所指出的,CSSA实际上是由中国的外交使领馆监控和资助的。这些组织在运作上与CCP的统战部门密切协作,这一现象于2018年的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尽管CSSA为其成员提供了有益的社交服务,但其背后的政府连结却不容忽视。
“CSSA接受来自中国大使馆的资金,约占其年度预算的一半。”
在多个国家中,CSSA遭到了批评。该组织不仅试图控制中国学生和教授的言论,还涉嫌从事情资间谍活动。例如,在比利时、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地,CSSA被指控施压大学以取消有关西藏、中国民主运动、维吾尔族问题及法轮功的讲座。
“CSSA在剑桥大学的分会因未经选举而进行第二任总统任期而被解散。”
2016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CSSA负责人因为抗议该校药房出售《大纪元时报》而受到谴责。他的行为引发了学生和教职员的关切,因为这与言论自由原则相悖。 CSSA的行为不仅在学术界引发争议,还间接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削弱了学校的学术自由氛围。
随着时间推移,CSSA在监控中国学生及其自由发言方面的行为引发了各方的担忧。 2019年,人权观察组织呼吁加强对CSSA的监控,因其行为可能威胁到学术自由。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使得CSSA的角色更加引人注目,并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
“学子离乡,心却被绑住,这是中国学生在海外的现实挑战。”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寻求建立独立的学生组织,以反对CSSA的影响。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一些中国留学生组成了一个名为“波托马克之光”的独立组织,试图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无监控的交流平台。此外,反对CSSA的声音也在其他大学中逐渐增强,显示出在自由与管控之间的紧张局势。
结合CSSA所引发的种种事件和争议,我们不禁要思考:在追求学术自由的同时,中国学生如何才能在海外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声音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