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电子废物问题不容忽视,尽管日本是最早实施电子废物回收计画的国家之一,却仍面临严重的挑战。随着全球对于电子产品需求逐年增加,电子废物的处理已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课题。根据日本政府在2013年的报告,大约有55万吨的电子废物被收集和处理,这仅仅占总电子废物的24-30%。
未经处理的电子废物不仅对环境有害,还会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因为许多可回收的材料被浪费掉了。
许多电子废物最终被出口到邻近国家。透过开发新的回收计画,日本可以将废物变为资源,并同时保护环境。处理电子废物并不是一件容易也不安全的工作,因此日本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安全及有效的废物管理计划,以处理这些电子废物。然而,尽管已有所努力,电子废物所引发的环境及健康问题依然严重。
根据Basel行动网络的执行董事Jim Puckett所言,日本已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浪费的国家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制造和消费逐年上升,电子废物的产量也随之增加。目前,日本的电子废物被归类为非工业废物,包括冰箱、电视机、空调及洗衣机等。日本的电子废物按来源可细分为工业型、非工业型及危险废物三类,而电子设备属于非工业型废物。
电器家庭用品协会开发的家电回收票券系统是日本电子废物回收和处理的基础。这一票券系统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各方能在《特定家电回收法》(LRHA)的框架下顺利推动回收工作。该系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需要消费者向零售商支付回收和运输费用,第二类则是透过邮寄方式支付回收费用。消费者通常需支付2500至5000日圆的回收费用,且处理电子废物的运输和回收责任落在消费者身上。
虽然制造商有责任建立自己的回收设施,但具体的方法并没有被明文规定,因此其回应可分为两个模糊的群组。
日本电子废物回收的法律基础由《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LPUR)和《特定家电回收法》(LRHA)构成。 LPUR于2001年修订,鼓励制造商自愿参与回收和减少废物的产生。而LRHA自2009年4月1日起生效,对消费者与家用电器制造商的回收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法自2003年起对所有计算机征收税费,除了早于此日期购买的电脑可支付小额费用进行回收。
尽管日本在亚洲拥有较高的回收率,但这些数据主要与塑料、纸张和玻璃的回收有关。每年有65万吨的家用电器和小型电子产品被丢弃,却只有不到10万吨被实际收集回收。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缺口,设想及倡议不断涌现。在2020年奥运会即将在日本举行的背景下,提出利用电子废物制作金牌的建议,虽然国际奥委会要求每枚金牌至少含六克金,日本的奥运组织委员会认为这个想法是可行的。
日本的电子废物回收率如此低真的是无法改变的现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