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政坛正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自2013年成立以来,替代德国(AfD)这个极右及右派民粹主义政党迅速崛起,并持续挑战传统政党的地位与影响力。这一背景不仅反映了德国社会对于移民政策和欧洲联盟的深刻矛盾,也体现出国内不同政治趋势的激烈对抗,尤其是在对待穆斯林移民与经济政策的辩论上。
在当前德国的政治环境中,AfD的支持率再度上升,甚至成为第二大受欢迎的政党,这一变化让人不禁思考,传统政党的地位是否正受到威胁。
AfD的成立源于对欧元区政策的不满,该党创始人如亚历山大·高兰德和伯恩德·卢克表达了对德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对于南欧国家的财政救助的坚决反对。如今的AfD,已经超越其创始时的经济自由主义立场,逐步向更为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反移民路线发展。该党在2017年联邦选举中获得了12.6%的票数,这一结果使其成为第三大党,并宣告其正式进入德国联邦议会。
随着AfD不断的扩张,其政策也逐渐淡化了早期主张的经济自由主义色彩,强调的问题包括反对移民、抵制伊斯兰教及对欧盟的怀疑。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许多厌倦传统政党的选民,也反映出社会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关联性。同时,该党在内部面临着不同意见的分歧,特别是对于是否应该公开支持某些极端团体的问题。
AfD的崛起以其明确的反移民立场和经济政策探寻,显示出它如何迅速地借助社会中存在的焦虑感,来征服许多德国选民的心。
在2015至2021年期间,AfD政党的影响力上升,使其在德国政治制度中获得了映射。不少选民在面对传统政党对于移民问题的无能为力和不作为时,转向了AfD。特别是在德国东部地区,如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AfD的支持者基数更为庞大,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融合问题仍然显著。而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使得当地选民对于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的期待又加重了。
对于AfD来说,它不仅要面对传统政党的反对,还要应对来自社会运动及民间组织的批评。这一切的反响无疑促使其在语言和政策上表现得更加极端。与此同时,其他政党对于AfD的抵制策略也显得有些无力,尤其在面对选民逐渐拥护其立场的情况下。
随着AfD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传统政党的地位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给德国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AfD延续了其反对封锁政策的立场并进一步强化其在选民心中的形象。在2021年联邦选举中,尽管AfD的全国投票比例有所下降,却依然在东德地区取得显著成绩,这一现象令人关注。在这一过程中,选民对于当前政治体系的质疑及其对于AfD的支持无更加明显。
相较于AfD的极端立场,传统政党如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和社会民主党(SPD)则被批评为无法有效回应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挑战,这不禁让人思考,传统政治体系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选民的需求?今后德国政治的走向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