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130H Compass Call是一款由美国空军操作的电子攻击飞机,其基于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的设计,经过大量改装以满足电子战的需求。它的主要任务是干扰敌方的指挥与控制通讯、执行攻击性反信息行动,以及其他各种电子攻击任务。随着计划中的升级,它将具备攻击早期预警和探测雷达的能力。驻部署于亚利桑那州的戴维斯-门森空军基地的EC-130H可以在短时间内部署到全球,为美国及其盟国的空中、地面和特殊作战部队提供支持。
「EC-130H是美国三大电子战飞机之一,它与波音EA-18G Growler和F-16CJ Fighting Falcon一起,能够压制敌方空中防御,同时干扰通讯、雷达和指挥控制目标。」
EC-130H飞机通常由13名作战人员组成。四名队员负责飞机的飞行和导航工作(机长、副驾驶、导航员和飞行工程师),而九名队员则操作和使用内置于货物/任务舱的电子战设备。任务小组包括了任务指挥官(电子战官)、武器系统官(电子战官)、任务小组监督(经验丰富的密码学语言学家)、四名分析操作员(语言学家)、一名探测操作员及一名空中维修技术员。
EC-130H机队由Baseline 1和2的混合机型组成。其中,Block 35 Baseline 1 EC-130H具备增强的干扰通信能力,能够通过更高的有效辐射功率、拓展的频率范围,并引入数位信号处理技术来干扰敌方的早期预警和导航系统。 Baseline 2则在减轻操作员工作负担和提高作战效能方面进行了多项升级,改进了外部通讯系统,使得Compass Call小组在动态作战和战术环境中保持了更好的情境认知和连接性。
「通过增强的卫星通讯能力和升级数据链终端,Baseline 2提供的能力相当于『第五代电子攻击能力』,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生存能力。」
Compass Call的首次试飞是在1981年,并于1982年交付给空军,1983年达到最初的作战能力。所有EC-130H Compass Call都隶属于空军作战司令部,并由第55电子作战大队(55th Electronic Combat Group,ECG)运营。这个大队由两个作战中队(第41和第43电子作战中队)、一个正式训练单位(第42电子作战中队)及支援和维修部门组成。虽然机队驻扎于戴维斯-门森空军基地,但该小组报告给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第55翼。 EC-130H在南斯拉夫、海地、巴拿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均有参与作战。从2002年至2015年,参加持久自由行动的EC-130H飞行超过40,000小时,执行了近6,900次战斗任务。 2020年1月15日,首架EC-130H Compass Call(序列号73-01587)从现役退役,该机是1982年首次交付空军的EC-130H。
「EC-130H Compass Call在现代战斗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电子战技术的进步,它的功能将持续演变。」
目前,EC-130H主要由美国空军的55电子作战大队操作。这些飞机被认为是电子战领域的中坚力量,并且持续为提升美国及其盟友的作战能力做出贡献。
一般特征:
Crew: 13
Length: 98 ft 9 in (30.10 m)
Wingspan: 132 ft 7 in (40.41 m)
Height: 38 ft 3 in (11.66 m)
Wing area: 37 sq ft (3.4 m2)
Airfoil: root: NACA 64A318; tip: NACA 64A412
Empty weight: 101,000 lb (45,813 kg)
Max takeoff weight: 155,000 lb (70,307 kg)
Fuel capacity: around 100000 liters
Powerplant: 4 × Allison T56-A-15 turboprop engines, 4,591 shp (3,424 kW) each
Propellers: 4-bladed constant-speed fully feathering reversible propellers, 13 ft 6 in (4.11 m) diameter
性能:
Cruise speed: 300 mph (480 km/h)
Range: 2,641 mi (4,250 km)
Service ceiling: 25,000 ft (7,600 m)
EC-130H Compass Call的未来将如何塑造电子战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