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130H Compass Call是美国空军的一种电子攻击飞机,基于洛克希德C-130大力士的设计,经过大量改装,以打乱敌方的指挥和控制通讯,执行攻击反情报作战,并进行其他形式的电子攻击。随着计划中的升级,这架飞机将增强对早期预警和探测雷达的攻击能力。EC-130H驻扎于亚利桑那州的戴维斯-门萨空军基地,能够在短时间内全球部署,以支持美国及盟国的战略和战术空中、地面及特种作战部队。
这架飞机是美国三大电子战飞机之一,与波音EA-18G Growler以及F-16CJ Fighting Falcon并驾齐驱,共同执行压制敌空中防御的任务,同时干扰通信、雷达和指挥控制目标。
EC-130H的机组由13名人员组成。这些成员中有四人负责飞行和导航,包括机长、副驾驶、导航员和飞行工程师,另外九名成员则负责操作和执行EA任务装备,这些系统均已永久集成于货物/任务舱内。任务组包括电子战官(任务组指挥官)、武器系统官(电子战官)、经验丰富的加密语言学家(任务组监督)以及四名分析操作员(语言学家)、一名探测操作员和一名空中维修技术员。
EC-130H机队由Baseline 1和Baseline 2两种类型组成。Baseline 1的Block 35 EC-130H能够更有效地干扰通信、早期预警/探测雷达及导航系统,提升有效辐射功率、扩展频率范围及数位信号处理的运用。Baseline 2则拥有多项升级,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高作战效率。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飞机的性能,还增强了其在动态作战和战术环境中的情境感知及连接能力。
“Baseline-2提供了相当于第五代电子攻击能力的效能,显著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生存能力。”
EC-130H Compass Call的首飞日期为1981年,于1982年交付给美国空军,并在1983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所有EC-130H飞机均隶属于空战指挥部。EC-130H由第55电子作战大队运营,其中包括两个作战中队(第41和第43电子行动中队),一个正式训练单位(第42电子战中队)及755作战支援中队和755机械维护中队。虽然该大队位于戴维斯-门萨空军基地,但他们报告给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第55联队。EC-130H曾在各地参与作战,包括南斯拉夫、海地、巴拿马、伊拉克、阿富汗及其他地区。
从2002年至2015年,参加“持久自由-阿富汗”和“自由哨兵”行动的EC-130H飞机共飞行了超过40,000小时,执行了6,900次战斗出击。
2020年1月15日,第一架EC-130H Compass Call(序号73-01587)正式退役。该飞机是美国空军于1982年交付的第一架EC-130H。随着新平台的出现,如基于Gulfstream G550商业喷气机的EA-37B,瓦解敌方通信与指挥能力的任务仍然将持续进行。未来,EC-130H的电子攻击能力将会被更先进的系统所取代,然而其丰富的作战历史将永远留在空军战役的篇章之中。
那么,随着新的电子战平台的到来,EC-130H的历史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电子战作战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