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历史长期受到各种民族歧视的影响,这些歧视行为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海尔·塞拉西的统治时期,并在随后的政权中持续存在。政府的民族政策、社会文化的冲突以及政治权力的争夺,造成各民族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使某些民族遭受系统性的歧视和排斥。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歧视现象可以用「种族主义」、「民族化」、「民族认同」、「民族仇恨」等术语来描述。
在海尔·塞拉西时代,阿姆哈拉精英将南方少数民族语言视为建立埃塞俄比亚国家身份的障碍。这一时期对哈拉里人、阿法尔人、提格雷人、厄立特里亚人、索马里人和奥罗莫人等民族的歧视非常明显。随着孟吉斯图·哈伊勒·玛利亚姆政权的上台,这种歧视并未好转,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创造了更大的分歧。
在其统治的过程中,奥罗莫语被正式禁止于教育、公共讲话及政府事务中使用,而哈拉里人则遭到迫害。
随着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的上台,梅莱斯·泽纳维引入了民族联邦制,声称这是一种更公平的治理结构。然而,许多民族,特别是非阿比西尼亚核心地区的民族,仍然在政治过程中遭受排斥。特别是对阿姆哈拉人、奥戈登人和奥罗莫人的歧视仍旧存在,形成持续的社会紧张。
在1998年厄埃战争期间,被标示为「厄立特里亚民族」的埃塞俄比亚公民遭到逐出,这一驱逐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随着阿比·艾哈迈德于2018年当选总理,媒体的自由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言论自由,但也导致了针对民族的仇恨言论的加剧。特别是在2020年爆发的提格雷战争期间,针对提格雷人的种族档案案件变得愈加普遍。
在战争中,提格雷人遭到了广泛的角色特定检查,限制了他们的旅行自由,甚至被强迫离开工作。
在战争期间,对提格雷人的官方对待方式凸显了制度性歧视的特征。许多人因为仅仅拥有提格雷族裔的背景而遭到拘留,并面临不公正的待遇。例如,与联合国和平维持任务有关的提格雷军人被强行遣返回国,面临可能的折磨或处决。
有报导指出,在2020年11月,约700名提格雷族人因涉嫌与TPLF有联系而被拘留,这种基于民族的偏见在后来的几个月中并未减少。
随着对民族身份的强烈动员,社会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暴力与国内的仇恨言论交织在一起,使得和平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社交媒体上的仇恨言论经常将提格雷人描述为叛徒,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撕裂与仇恨。
在社交媒体上,某些政治人物甚至呼吁对提格雷人使用最残忍的暴力,彰显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极端化。
国际社会对于这种现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但似乎缺乏足够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埃塞俄比亚的问题,也是当今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放眼全局,民族认同的形成及其伴随而来的歧视带来的影响,是否还能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