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历史长期以来都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而哈伊尔·塞拉西帝国时期更是种族矛盾的集中期。这段时期的统治者主要是阿姆哈拉族,他们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视为发展埃塞俄比亚国家认同的障碍。
埃塞俄比亚的种族歧视包含多种形式,包括「族裔化」、「族裔辨识」、「族群仇恨」及「族群分析」等复杂语言。
在哈伊尔·塞拉西的统治下,针对哈拉里人、阿法人、提格雷人、厄立特里亚人、索马里人和奥罗莫人等族群的系统性歧视贯穿于整个时期。哈伊尔·塞拉西政府采取了法律手段,禁止奥罗莫语的使用,这一政策使奥罗莫族群的文化和语言受到压制。
根据城堡大学的查尔斯·E·里德所进行的「少数民族风险」(Minorities at Risk, MAR) 项目的数据分析,与哈伊尔·塞拉西相较,德尔格政权(Derg)对提格雷人的歧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提格雷人逐渐放弃了阿姆哈语,开始重新使用提格利尼亚语。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的奥加登战争后,哈拉里人、索马里人和奥罗莫穆斯林成为德尔格政府锁定的目标,遭受迫害。
1991年,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在梅莱斯·泽纳维的领导下推翻了德尔格政权,并引入了族裔联邦制度。这一制度在1995年的埃塞俄比亚宪法中得到了正式确认,但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种族矛盾。根据学者阿莱曼特·G·塞拉西的观点,这一制度赋予族裔过多的政治权力,导致了针对阿姆哈拉族、奥加登人和奥罗莫族等群体的歧视进一步加剧。
「如果我们以族裔分类作为政治结构的基础,那么这将成为导致更多冲突和不平等的根源。」
在此阶段,数以万计的厄立特里亚人被驱逐出境。 2001年,12000名阿姆哈拉人在奥罗米亚地区被驱逐,显示出当时政府的偏见与歧视政策。
进入2018年,阿比·艾哈迈德首度以总理身份上任,放宽了媒体管制,却也促使族裔语言的仇恨言论迅速增长。此时,针对提格雷族的族裔分析变得更加频繁,并且在提格雷战争爆发后,纠正此一问题的努力越来越受到挑战。
2020年提格雷战争中,提格雷族人遭遇了大规模的民族歧视,包括不限于工作休假、限制出行等情况。涉事机构的种族隔离与污名化行为持续,让社会各界感到震惊。据报导,很多提格雷识别的个体甚至在无任何实际犯罪行为的情况下,被围绕着其族裔身份而遭到拘留或驱逐。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任何在公共场所被辨认为提格雷族的人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
这种不断加剧的族裔迫害在国际社会中同样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曾对目前的系统性歧视表达担忧,强调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人权的侵犯,也可能为未来的种族冲突埋下伏笔。
在埃塞俄比亚历史中,族群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如何在保护各民族权益的同时,消除深层的族裔歧视,以建立一个更加团结的社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和解的道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