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最危险的皮肤癌类型,它源于产黑色素细胞,即黑色素细胞。虽然黑色素瘤通常发生在皮肤上,但也有可能在口腔、肠道或眼睛(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少见到出现。研究显示,女性的黑色素瘤最常在腿部发生,而男性则主要出现在背部。医疗界经常称黑色素瘤为恶性黑色素瘤,但专家强调不存在“良性黑色素瘤”这一术语,因此建议避免使用“恶性黑色素瘤”这一冗词。约25%的黑色素瘤病由痣发展而来,痣的变化可能表现为尺寸迅速增大、不规则边界、颜色改变、痒感或皮肤破损。
黑色素瘤的主要诱因是紫外线(UV)曝光,在低水平黑色素的人群中风险更大。这种紫外线可能来自阳光或其他来源,例如日光浴设备。
一些拥有众多痣、家族病史以及免疫功能差的人风险较高。此外,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如干皮症,也会提高风险。病理学上的诊断通常通过对可疑皮肤病变进行活检进行分析来确定。有研究建议,避开紫外线并在紫外线强烈的阳光下使用防晒霜,可能有助于预防黑色素瘤。
治疗通常涉及手术切除黑色素瘤及其附近的潜在受影响组织。对于较大病变的患者,附近淋巴结的测试也可能进行以检查是否扩散。一旦未发生转移,大多数人是可以治愈的。对于那些出现扩散的患者,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放射治疗或化学疗法可能改善存活率。
根据统计,在美国,局部病变的五年生存率达99%,当疾病扩散到淋巴结时为65%,而在远程扩散情况下则降至25%。黑色素瘤的回发或扩散取决于其厚度、细胞分裂的速率以及表面皮肤是否破裂。
截至2012年,全球新发黑色素瘤病例达232,000例;在2015年,活跃病例达310万例,造成59,800人死亡。
在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黑色素瘤发病率最高,北欧和北美也有高发情况,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则相对较少。在美国,男性的黑色素瘤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6倍。自19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以欧裔人为主的地区,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黑色素瘤的早期征兆通常是现有痣的形状或颜色变化,或新出现的肿块。在疾病的晚期,痣可能会出现痒感、溃疡或出血。早期的黑色素瘤征兆可以通过助记法“ABCDEEFG”来记忆,包括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变化、直径大于6毫米和随时间演变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结节性黑色素瘤有自己的分类标准:
它具有高于皮肤表面的隆起,触摸时坚硬,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黑色素瘤的转移可能会引起一些非特异性的副肿瘤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疲劳。早期黑色素瘤的扩散虽然可能,但相对较少;诊断早期的黑色素瘤中不到五分之一会转移至其他部位。大脑转移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尤为常见,也可能扩散至肝脏、骨骼、腹部或远程淋巴结。
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选择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免疫疗法和化疗等。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例,生存率相对较高,随着病情的进展,治疗的效果则逐渐降低。在扩散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存期会受到影响。
许多黑色素瘤中存在影响B-Raf蛋白结构的激活突变,导致通过Raf到MAP激酶路径的持续信号传导。
此外,现今的基因检测也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原发性黑色素瘤中出现的突变,尤其是CDKN2A和BRAF基因的变异,被认为是推动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我们对黑色素瘤的认知不断深入,扩散至意想不到部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黑色素瘤不仅限于皮肤,还可能在嘴巴和眼睛等部位出现。作为一名读者,你是否准备好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