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猿的世界里,Emacs 与 vi 之间的对立从未消退,这场「编辑战争」不仅延续了数十年,更成为了黑客文化及自由软件社群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辩论演变成了古老的「神圣战争」,成为了技术爱好者间无穷的讨论和嘲讽。
“使用免费版本的 vi 不是罪,而是忏悔。”
到2020年为止,Emacs 和 vi 现已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应用程式之一,也是 Linux 和 Unix 上最流行的文字编辑器。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尤其是 Linux 和 BSD 衍生版,通常会随附多种文字编辑器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macOS 的预设安装中包含 ed、pico(在 MacOS Ventura 12.3 前是 nano)、TextEdit 和 Vim。
在程序界,Emacs 拥护者创立了「Emacs 教会」,这是一个以 Emacs 和 GNU 项目创始人 Richard Stallman 为背景的讽刺性宗教。他们将 vi 称为「野兽的编辑器」(vi-vi-vi 是罗马数字中的 666),但他们并不反对使用 vi,而是将专有软件视为该宗教的禁忌。
“vi 只有两个模式:不断喇叭声和摧毁一切。”
vi 的使用者们则取笑 Emacs 的快捷键序列会导致腕隧道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并且提出了许多关于 EMACS 的讽刺扩展,例如「Escape Meta Alt Control Shift」(一针对 Emacs 对修饰键过度依赖的揶揄)或「八兆并不断交换」(当时的内存容量)。
例如,一些人将 GNU EMACS 扩展为「Generally Not Used, Except by Middle-Aged Computer Scientists」,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它的拥护者以及它在较年轻程序员当中的日益下滑的受欢迎程度。随着更多的图形化编辑器如 Atom、Sublime Text 和 Visual Studio Code 崛起,Emacs 和 vi 的竞争似乎变得越来越激烈。
“Emacs 是一个伟大的操作系统,只是缺乏一个合适的编辑器。”
Emacs 的拥护者则反驳道,这款编辑器实际上非常出色,但它的操作系统却需进一步改进(这通常是指 Emacs 出名的缺乏并行处理,最近这一缺陷已经得到了改善)。在 UNIX 用户中,有一个游戏供人们测试 Emacs 使用者对编辑器的理解深度,或是嘲讽 Emacs 的复杂度,这个游戏的内容是预测如果用户长按某个修饰键(如 Ctrl 或 Alt),再输入自己的名字会发生什么。
这种幽默源于早期的 TECO 编辑器,后者成为了原始 Emacs 的实现基础。 Google 也参与了这个玩笑,当用户搜索 vi 时,页面顶部会显示「难道你是想说:emacs?」而检索 emacs 的用户则会看到「难道你是想说:vi」。
值得一提的是,在网路剧《世界末日的谋杀》中,有一幕提到了编辑战,一名角色问一名女性她使用的是 Vi 还是 Emacs,而这样的提问无疑成为了程序界的一个文化参照。若对这场编辑战的幽默与冲突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去搜寻一些关于 Emacs 和 vi 的讨论,帮助你更深入了解这两款编辑器,或许还能找到些许有趣的笑料。
这场长期的编辑战究竟是否能平息呢?在未来的程式语言和编辑器界中,我们是否还会继续看到这种幽默和竞争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