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需求回避(PDA),亦被称为极端需求回避(EDA),是一种被提出的疾病,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子类型,其特征在于对日常社会需求的极端避免。这种行为表现出极度抵抗他人要求与期待的行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比如刷牙,或是去游乐场这类期盼的活动,都可能引发逃避行为。
当需求无法避免时,病人可能会出现恐慌发作或情绪崩溃的现象。
在1970年代,Elizabeth Newson在诺丁汉的儿童发展研究诊所首次将PDA作为自闭症的一种独立障碍进行研究。当时,诊所里大部分被转介的孩子都被认为是非典型的。许多孩子展现出与自闭症相似的行为模式,但其转介医生对是否能诊断感到不确定。
随着Newson在1994年成为诺丁汉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她在首次讲座中专门讨论了病态需求回避综合征。
1997年,PDA社会在英国成立,由患有PDA特征的孩子的家长组成,并于2016年1月成为登记慈善机构。这一运动在随后的几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对PDA的认知,特别是2003年Newson在《儿科疾病档案》中发表的文章,呼吁将PDA认可为华独特的综合征。
PDA的主要指标是对日常社会需求的非典型抵抗。这些需求可以广泛理解为社交互动或任何合作机会。对于PDA而言,需求可能包括即使是简单的指令,例如「该做功课了」或是其他的社交行为,如握手。与一般幼儿偶尔的不合作行为不同,PDA患儿的抵抗行为却是极端的,会严重干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孩子可能会用各种手段来逃避需求,甚至表现出故意的震惊行为,如故意踢人,且常常不会感到羞愧或悔恨。
尽管PDA拥有独特的表征,但在目前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并未列入。因此,所有显示PDA行为的患者往往都基于自闭症的标准进行诊断。至2014年,依然没有被正式承认的诊断标准,导致许多医疗专业人员对此病的认识存在争议。
调查显示,PDA患者一般会表现出社交互动和沟通的困难,这使得他们更频繁地被诊断为对立挑战障碍(ODD)。
一些专家认为,PDA的核心原因是自闭症患者对社会要求的高焦虑水准。这种焦虑使得他们在面临需求时感到缺乏控制感,因此必须逃避这些情境。据报导,大约40%的自闭症患者同时患有焦虑障碍。
在2011年,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指出PDA已被提议作为自闭症谱系的一部分,但未展开更深入的讨论。皮特·吉尔伯格在2014年指责这一疾病的存在及其治疗干预面临重大挑战。提升世人对PDA的认识,有助于许多家庭及患者获得更适切的支援和资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案例被报导,对PDA的理解逐渐深入,然而,仍有不少疑问与争论存在于学术界和医疗界。
在PDA的诊断及其发展过程中,Elizabeth Newson所做的研究标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今,PDA作为一种潜在的独立诊断仍然受到讨论与探索。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未来可能会对这种障碍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