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医疗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如何快速有效地对伤者进行分诊。JumpSTART 和 START 系统是两种用于分诊的工具,然而它们之间却存在一些根本的不同。JumpSTART专为年轻患者设计,但START则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患者。本文将深入探讨两个系统的关键差异,以及为什么选择正确的分诊工具对于在紧急情况下的成功处置至关重要。
JumpSTART是专为灾难设计的分诊工具,旨在提高儿童患者的存活率。
JumpSTART于1995年由迈阿密儿童医院的急救医生Lou Romig博士开发。这位医生在亲历了飓风安德鲁的影响后,决心改进对儿童在灾难情境下的医疗应对,进而发展出这套专注于儿童的分诊系统。虽然JumpSTART设计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但实际上也会应用于任何外观上像儿童的患者。
和START系统一样,JumpSTART将患者分为四个基本类别:
使用JumpSTART进行分诊时,医疗人员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评估:
如同START,分诊医生会先邀请所有能走动的患者前往指定区域接受治疗。所有能走动的患者将被立即标记为绿色(轻伤)。
如果患者在呼吸,医生将会进入第三步。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则会先进行气道操作。如果患者成功恢复呼吸,则标记为红色(立即)。如果无法重新获得呼吸,医师将检查是否有周边脉搏,根据不同情况标记为黑色或红色。
在这一阶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呼吸速率、是否有脉搏以及精神状态进行标记,这是用以判断他们的优先医疗需求。
选择正确的分诊工具可以显著影响患儿的生存率与未来健康状况。
至2016年,对于JumpSTART在实际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尚缺乏研究,但 JumpSTART的区分有效性已经被证实。各类研究普遍指出,医疗提供者能够迅速学习JumpSTART的算法,并在模拟的分诊情境中表现良好。
例如,一项涉及医疗人员的研究显示,参训者在学习后对儿童的分诊能力有显著提升。然而,该系统在评估可走动的患者时取得的准确性较低,特别是对于重伤患者的辨识能力仍需加强。
总结来说,JumpSTART与START系统虽然都属于分诊工具,但针对的患者群体和具体的分诊流程存在着重要差异。正确的分诊工具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不仅影响患者的即时治疗,也关乎到整体救援的有效性。在未来面对新一轮的挑战时,我们是否能持续改进分诊工具,以挽救更多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