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灾难事件中,有效的分诊系统可以决定生死。 JumpSTART分诊法,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分诊工具,旨在快速且准确地识别出需要立即医疗照顾的病患。这种工具于1995年由迈阿密儿童医院的急诊医生Lou Romig博士所开发,其灵感来自是对于在1992年飓风安德鲁中受灾的儿童的观察。
JumpSTART分诊法是对于简易分诊及快速处理(START)系统的一种变体,但其重点在于儿童,尤其是八岁以下的孩子。方式是通过将病患分成四个类别来进行:立即、延迟、轻伤及已故或期待。在灾难现场,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因此准确的分诊能够有效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在跳跃式分诊中,病患的生命危险性和医疗需求被迅速评估,这可以挽救生命。
JumpSTART系统根据病患的病情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与START相同,在开始时,分诊医生指示所有可以走路的病人向指定区域移动,并将这些病人标记为绿色(轻伤)。随后,这些病人由指派到绿色区域的临床医生进行二次分诊。
在这一步,医生首先确认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患者有呼吸,将进入第三步;如果没有,则会进行气道操作。若经过气道操作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他们将被标记为红色(立即)。
在这一步骤中,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呼吸率、脉搏及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
如果患者的呼吸率在15下或45以上,或者没有外周脉搏,或者心理状态不符合年龄,他们将被标记为红色;而如果呼吸率在15-45之间且心理状态正常,则将被标记为黄色。
虽然JumpSTART在模拟灾难环境中的使用已反覆被评估,但至今仍缺乏在真实重大Casualty案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研究显示,医疗人员在学习JumpSTART演算法后,能够提高对于小儿病患的分诊能力,也能持续保持相对的准确性。
一项2013年的研究发现,医学住院医师在所有职业阶段都能轻松掌握JumpSTART演算法,显示出具有高的评估可靠性。不过,对于可走动的病人,可靠性却相对较低。相较之下,在模拟的儿童大规模伤患事件中,JumpSTART的表现与SALT分诊系统不相上下,但JumpSTART在每位患者的分诊时间上更具优势,平均少了八秒。
尽管JumpSTART在多数模拟场景中表现出色,但在真实场景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随着对于灾难医疗需求的重视增加,分诊系统也随之进化。对于医疗提供者而言,能够有效识别并迅速处理急重病患的能力,不仅是提升医疗效果的关键,也可以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做出关键选择。未来,我们是否该寻求更全面的研究,以验证并完善这些分诊系统的可行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