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心理学中,「碎裂假设理论」认为经历创伤事件可以改变受害者和幸存者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罗尼·雅诺夫-布尔曼于1992年提出,专注于负面事件对我们三个核心假设的影响:世界的整体善良性、世界的意义及自我价值感。这些基本信念是我们概念系统的基石,是我们最不容易察觉和挑战的假设。它们形成了我们的「假设世界」,其定义为「一套强烈持有的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假设,这些假设被信心满满地保持并用作识别、计划和行动的手段」。
根据雅诺夫-布尔曼的说法,创伤生活事件会摧毁这些核心假设,而应对这些创伤的过程涉及重建一个可行的假设世界。
碎裂假设理论是在雅诺夫-布尔曼1992年出版的《碎裂假设:创伤的新心理学》一书中详尽阐述的。她的早期研究专注于受害和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连接到其他心理学理论,如恐怖管理理论。
根据雅诺夫-布尔曼的观点,人们一般持有三个关于世界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经过多年经验的建立和验证:世界是善良的、世界是有意义的,以及我有价值。这些是默默存在的假设,为我们的福祉提供基础,也是我们生活导航的指南。正因如此,这些假设给我们一种相对的无脆弱感,使我们能够在每个早晨醒来面对生活。
在她的书中,雅诺夫-布尔曼提到,她在与不同受害者群体进行研究时最常听到的反应是,「我从未想过这会发生在我身上。」 p>
这一假设涉及个人对世界的整体印象,牵涉到两个子假设:世界是作为一个实体的善良,和这个世界中人们的善良。世界和个人(朋友或家人)之间的善意从早期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这两个思想可以通过选择经验分开发展,但并不排除彼此之间的影响。
第二个基本假设涉及到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发生在特定的人身上。有意义的世界就是一个有逻辑可循的世界,其中每个人的结果都与其行为或特质有关联。当不公正的事件发生在「不应受到恶果」的人身上时,会被视为不公平。反之,假设一个好人会遭遇积极事件,而谨慎的人能够避免负面结果。
最后一个基本假设评价个人的自我观,即自我是否为一个正面、道德及体面的存在,因此应当获得生活的好结果。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影响其生活的成功。这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使得个人能够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表现得更有效。
根据这一理论,有些极端事件会摧毁这些世界观,这些事件可以是无辜的虐杀、重伤或遭受身体或情感上的虐待。例如,对于那些过着美好生活的人来说,这些强烈的变故尤其创伤,因为他们对世界抱有强烈的乐观态度,这些观点的崩溃会更具冲击力。
一旦个体经历了这样的创伤,必须创造新的假设或修正旧的假设,以便从创伤经验中康复。因此,创伤的负面影响与我们的世界观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修正了这些观点,就能从创伤中恢复。个体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能让他们再次有效运作的概念系统,而这一过程因人而异,需要时间与支持系统的协助。
如何能够从这样的经历中复原并重建自己所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