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信念的力量:创伤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名为「破碎假设理论」的想法,提出经历创伤事件能显著改变受害者和幸存者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罗尼·雅诺夫-布尔曼于1992年提出,专注于负面事件对人类三种基本假设的影响:世界的整体善意、世界的意义以及自我价值感。这些核心信念构成了我们的概念系统的基石,是我们最不容易察觉且不容易挑战的假设。

这些信念可视为我们的“假设世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系统,使我们能够识别、计划和行动。

根据破碎假设理论,创伤性生活事件会摧毁这些核心假设,而应对创伤的过程则是重建一个可行的假设世界。

历史背景

该理论的发展和详细说明源自于罗尼·雅诺夫-布尔曼于1992年出版的《破碎假设:通向创伤新心理学》一书。她的早期研究聚焦于受害者和创伤,之后这一理论迅速得到广泛研究,并与其他心理学理论如恐惧管理理论相连接。

基本假设

根据雅诺夫-布尔曼的说法,人们通常对世界有三种基本假设,这些假设通过年长的经验逐渐建立并确认:第一,世界是善良的;第二,世界是有意义的;第三,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些假设是潜在的,它们为我们的幸福感提供基础,并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在进行不同受害者群体的研究时,雅诺夫-布尔曼听到的最常见反应就是:“我从未想过会发生在我身上。”

世界是善良的

这一假设关系到个人对世界整体善良或美德的印象。它包含两个子假设:世界作为一个实体是善良的,以及这个世界的人的善良。这些核心信念通常通过早期与照顾者的互动而形成。

世界是有意义的

第二个基本假设不仅涉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涉及这些事件为何发生在特定的人身上。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事件按照某种逻辑和预测性发生。

自我价值感

最后一个假设评价个人自我为积极的、道德的,并因此理应获得良好的生活结果。这一假设能促进个人在任务上的有效性和成功。

破碎的假设

根据该理论,一些极端事件会摧毁这些世界观,挑战甚至打破人们对世界和自我的基本假设。例如,意外的摧毁亲人的暴力事件、重伤或遭受他人的身心虐待,都是特别创伤性事件。对于那些普遍生活积极向上的人来说,这些事件会造成更大的创伤,因为他们过于乐观的假设会在受到强烈冲击后陷入崩溃。

重建假设

一旦个人经历了这种破碎假设的创伤,重建或修改旧有假设以从创伤经历中恢复就变得至关重要。心理学家汉森和雅诺夫-布尔曼指出,甚至一些看似轻微的受害事件也会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使个人质疑之前理所当然的世界观。

应对创伤经历的过程开始于个人重新建立一个有效的概念系统,这需要时间,并且会因人而异。

在重建过程中,个体需要将作为受害者的经历纳入其新世界观中,而这一过程能通过自我反思和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实现。

疗法与应用

一些与创伤有关的疗法可以帮助人们重建破碎的假设。例如,延长暴露疗法和认知处理疗法被发现有助于患者重建他们的世界观。延长暴露疗法可以让患者通过熟悉创伤事件来减少负面思维,而认知处理疗法则使患者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创伤事件。

证据与批评

研究显示,宗教信仰能对创伤事件进行认知构建。这表明那些有信仰的人其创伤经历,往往会改变他们的信念。此外,某些心理学研究显示「破碎假设理论」在实证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直观的吸引力仍然存在。

结语

破碎假设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创伤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看法的视角。随着我们重建信念系统的过程,或许能为更深层的自我探索和世界理解铺平道路。在这样的重建过程中,我们又能否更新我们对世界和自我价值的理解,以适应新的现实吗?

Trending Knowledge

人生的转折点:如何从创伤中重建自我价值感?
在社会心理学中,「破碎假设理论」指出经历创伤事件能够改变受害者和幸存者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这一理论于1992年由心理学家罗尼·詹诺夫-布尔曼(Ronnie Janoff-Bulman)提出,主要探讨负面事件对三个根本性假设的影响:世界的整体善意、世界的意义性,以及自我的价值感。这些基本信念支撑着我们的概念体系,并且是我们最不察觉和最不会挑战的假设。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假设世界」,这是由C. M. P
不可思议的心理学: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世界是善良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碎裂假设理论」认为经历创伤事件可以改变受害者和幸存者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罗尼·雅诺夫-布尔曼于1992年提出,专注于负面事件对我们三个核心假设的影响:世界的整体善良性、世界的意义及自我价值感。这些基本信念是我们概念系统的基石,是我们最不容易察觉和挑战的假设。它们形成了我们的「假设世界」,其定义为「一套强烈持有的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假设,这些假设被信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