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链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缺乏症)是一种脂肪酸氧化障碍,影响身体将中链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的能力。该疾病的特征是低血糖和瞬间死亡,若不及时干预,症状最常在禁食或呕吐时出现。 在扩大新生儿筛检之前,MCAD缺乏症是造成婴儿猝死的未被 diagnosed 的原因之一。当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被确认时,这种疾病的预后良好。
MCAD在北欧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现今在某些地区的比例为1:4000至1:17000。
这种病症通常在幼儿早期以低酮血低血糖和肝功能障碍的形式表现,尤其是在长时间禁食或感染并伴随呕吐后。对于单一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刚出生不久就有可能出现类似症状,由于喂养不足。有些患者的MCAD第一次表现可能是经历轻微疾病后的突然死亡。随着扩展新生儿筛检的普及,一些母亲在婴儿通过新生儿筛检检测到低肉碱水平后被确诊为MCAD缺乏症。
MCAD的病理原因在于一种名为ACADM的基因,位于1p31,由12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一种由42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北欧的高发人群中,最常见的突变是将第985位的腺嘌呤替换为鸟嘌呤,造成蛋白质中304位的赖氨酸被谷氨酸置换。其他突变自新生儿筛检扩展后被发现的可能性也较高。
MCAD的临床表现不仅取决于ACADM基因中的突变,还受到需要依赖脂肪酸氧化以获取能量的环境或生理压力的影响。
在临床诊断方面,MCAD缺乏症的怀疑主要基于出现嗜睡、癫痫、昏迷以及低酮血低血糖的症状,尤其当这些症状是由轻微疾病引发时。 MCAD的诊断可以透过扩展的新生儿筛检来早期发现,采用质谱法分析血液样本中的游离脂肪酸模式,可以识别高度特征性的六碳和八碳脂肪酸的升高。此外,尿液有机酸分析也能显示特有的二羧酸尿及低酮水平的特征。
对于MCAD缺乏症的治疗,主要是防止禁食和应对其他情况,避免身体依赖脂肪酸氧化供应能量。在疾病期间,患者需要额外补充简单碳水化合物或葡萄糖以防止新陈代谢崩溃。这些患者往往需要持有一封“紧急信”,在面对急性崩溃时,可帮助医护人员妥善施治。
MCAD缺乏症常常被误诊为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在病毒感染恢复期间发展的严重疾病。
根据研究,MCAD缺乏症的预后因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异。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许多患有此症的孩子在遵守合适治疗后好过去。虽然在某些报告中有部分患者早夭,但接受早期诊断的婴儿生命预后良好。
最后,MCAD缺乏症在不同族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北欧地区的发病率高达每4000名新生儿中就会出现一例,而在亚洲某些区域发病率可能高达每70万名新生儿中才会见到一例。基于这些因素,对于新生儿筛检的推广以及对罕见疾病的认知,无疑是拯救更多生命的关键,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家庭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险及其早期筛检的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