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加里托·鲍蒂斯塔(Margarito Bautista)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墨西哥宗教领袖,他的生命与信仰之路挑战了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LDS教会)的官方教义和结构。鲍蒂斯塔通过他的讲道和著作,将《摩尔门经》的教义与墨西哥民族主义相融合,主张墨西哥人拥有引领教会和未来世界的天赋权利。这一独特的信仰观念在当时的 LDS 教会中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
玛尔加里托·鲍蒂斯塔于1878年出生于墨西哥州的圣米格尔·德·阿特拉乌特拉。成长于一个双语家庭的他,自小受到母亲精神信仰的影响,并对上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对于天主教和循道宗的教义并不满意,这使得他的人生道路开始寻求更深刻的宗教满足。
1901年,鲍蒂斯塔遇见了LDS教会的传教士阿门·坦尼(Ammon Tenney),这次会面深深影响了他。尽管他父亲反对并将他逐出家门,鲍蒂斯塔仍在几个月后接受了洗礼,并开始以传教士的身份致力于LDS教会的宣教工作。他的热情和才能使他在教会内部受到重视,并获得了多次的神职任命。
鲍蒂斯塔主张墨西哥人拥有引领教会的天赋权利,这一观点在LDS教会的Anglo-American领导层中受到极大质疑。
随着鲍蒂斯塔的教义越来越具争议性,LDS教会逐渐将他边缘化。面对教会的排斥,他于1930至1935年期间写下了一部名为《墨西哥的演变》(La evolución de Mexico)的书籍,该书探讨了墨西哥人的起源和命运。鲍蒂斯塔的这部作品吸引了大量墨西哥LDS信徒的关注,但同时也挑战了教会的官方立场。
1936年,在LDS教会未能满足墨西哥信徒对西裔领导的要求后,鲍蒂斯塔与其他信徒一起组织了名为第三会议的集会,强调需要由原住民主导的教会领导体系。虽然鲍蒂斯塔最初使命在墨西哥,但最终因教会的抵制而被逐出教会,这使得他成为一个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这一时期,鲍蒂斯塔开始倡导早期摩尔门教的实践,包括联合秩序和复数婚姻。
在鲍蒂斯塔的影响下,许多墨西哥信徒对教会的民族认同感产生共鸣,这引发了对领导权的强烈要求。
鲍蒂斯塔在1947年创建了工业社区(Colonia Industrial de la Nueva Jerusalén),这是一个基于他的信仰与价值观的新社区。社区内实行共同财产制度和复数婚姻,这些做法在当地造成了一定的争议,但最终社区仍持续存在并发展。鲍蒂斯塔在1961年去世后,他的教导依然延续至今。
鲍蒂斯塔的信仰塑造了许多墨西哥LDS信徒对于自身身份和未来的看法,甚至在他去世后仍对宗教社群产生持久的影响。
玛尔加里托·鲍蒂斯塔的一生是对宗教教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界限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仅是重塑了自己的信仰,也激发了许多墨西哥人对于自己宗教身份的重新思考。鲍蒂斯塔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在一个传统教会的框架内,有多大的空间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