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液体填充肿块,通常与关节或腱鞘相关。它们最常在手腕背部出现,其次是手腕前面。尽管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医学界至今仍未能确定其真正的成因。
腱鞘囊肿的形成,一般认为是由于滑膜的鼓出所致,这一点使医学专家对其存有深刻的兴趣。
这些肿块的诊断通常基于简单的视诊和触诊。医生们会专注于肿块的大小和外观,并可能借助检查手段来排除其他诊断。这些肿块在视觉上很明显,有时透光性检查有助于确认其为腱鞘囊肿的真实性。
根据统计,每年约有三人每万人会新发生手腕或手部的腱鞘囊肿,而这些囊肿的均匀大小约为两厘米。然而,报告中显示也有超过五厘米大小的囊肿被切除,显示了它们的多样性及变化。
整体而言,50%至70%的手部和手腕肿块均为腱鞘囊肿,可见其普遍性。
腱鞘囊肿最常见于手腕关节附近,特别是滑舟骨和月骨之间。其他常见的囊肿类型包括背部手腕腱鞘囊肿、掌侧手腕腱鞘囊肿以及伸肌支持带中的囊肿等。尽管它们以手腕腱鞘为主,但在脚部、膝部甚至肩部也有报告指出其存在。
例如,在一项针对格拉斯哥病人的研究中,从101个病人中移除的肿块中,有39个是腱鞘囊肿。研究还指出,在脚底或脚跟部位未发现任何腱鞘囊肿,这让外科医生在诊断时需要更加谨慎。
虽然腱鞘囊肿的形成原因仍不清楚,但最常被接受的假说是其来自于关节囊或腱鞘的扩张。许多医学专家表示,这些囊肿的组织结构与滑膜组织相似,并且肿块内的液体成分也和滑液相近。
某些研究表明,关节内注入的染料,经常能够转移至囊肿,而囊肿内注入的染料却极少返还至关节,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有效的单向“检查阀”。
对于治疗方面,很多腱鞘囊肿并不需要进行手术,通常会在六年内自动消失至至少三分之一,十年内约有一半的囊肿会自行消退。若囊肿造成疼痛或者影响到日常生活,医疗界会建议使用针头抽吸来减少其液体,或者在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旧式的治疗方法则有些古怪,将囊肿用重物如《圣经》敲打的方法来试图使其破裂,这样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普遍认为危险且不应使用。
有趣的是,许多腱鞘囊肿即使接受治疗,亦有高达39%的复发率。
腱鞘囊肿的治疗结果往往不如预期,有的一些研究发现无论是手术切除、抽吸还是不进行任何治疗,患者在二到五年的跟进中,症状几乎没有明显改善。这些囊肿的成因和复发问题还是给医学界带来了不少挑战。
在这么多年以来,对腱鞘囊肿的认识不断发展,但医学界对于它们的形成原因、位置及治疗选择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这让人不禁思考,腱鞘囊肿的秘密究竟隐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