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障碍是一种心理与行为障碍,主要由不适应的反应引起,通常与心理社会压力源有关。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情绪与行为的极端反应,可能导致明显的痛苦、对压力源及其后果的过度关注,并影响到正常功能。根据研究,成人的终生患病率约在5%到21%之间,女性的诊断率约为男性的两倍,而在儿童与青少年之中,两性的诊断率则无明显差异。
「调适障碍于1980年被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III)中,并常被称为压力反应综合症或情境性抑郁症。」
调适障碍的症状包括:悲伤、绝望、兴趣缺乏、容易哭泣、焦虑、无助感,甚至有自杀企图。这些症状可能轻微却持续地干扰生活。根据DSM-5,调适障碍可分为六种类型,包括抑郁情绪、焦虑、混合性抑郁与焦虑、行为紊乱、情绪与行为混合性紊乱及未具体化型。
「调适障碍可分为六个子类型,基于主要症状的不同而区分,它们影响着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
那些多次经历创伤的个体,即使过去的创伤也可能使他们处于更高的风险中。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因为年幼的孩子拥有较少的应对资源,且他们可能不太容易意识到潜在压力源的后果。调适障碍可由各种压力源引发,这些压力源可以是创伤性的或相对较小的,从失恋到报告卡不佳、甚至搬家。
诊断调适障碍的基本依据是存在着一个引发压力的事件以及临床评估。在治疗上,对于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个体,通常可以从抑郁或焦虑障碍的治疗中获益。针对调适障碍的治疗方式包括个别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同侪小组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依赖于个体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调适障碍的类型及个人偏好。」
随着COVID-19疫情的爆发,调适障碍的例子逐渐增多。根据一项针对波兰的研究显示,75%的参与者认为疫情是一种高度的压力事件。约49%的人报告其调适障碍症状有显著上升,其中女性及没有全职工作者的比例尤为高。
在面对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年轻人需要寻求帮助以适应并克服各种困难。了解调适障碍及其影响,不仅能帮助年轻人获得更好的调适,也能促使社会对心理健康议题的更深刻反思。面对逆境,年轻人又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调适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