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障碍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疾病,其特征在于对心理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涉及正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但表现得比平常更加剧烈(考虑到背景和文化因素),造成显著的痛苦、对压力源及其后果的过度关注,以及功能性障碍。根据统计,调适障碍的终身流行率预估在成人中范围介于5%至21%之间,且女性的诊断率是男性的两倍。与此同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男女的诊断机率大致相同。
根据 DSM-5,调适障碍有六种类型,根据主要症状特征来区分,包括:抑郁情绪、焦虑、混合的抑郁与焦虑、行为失调、情绪与行为的混合干扰以及未特定类型。
调适障碍的症状包括悲伤、绝望、缺乏享受、情绪崩溃、焦虑、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自杀念头等。这些症状的常见特征包括轻度的抑郁症状、焦虑及创伤后压力症状的组合。根据 DSM-5 的定义,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如果少于六个月则属于急性调适障碍;反之,如超过六个月则可能被视为慢性调适障碍。然而,这些症状不得在压力源终止后持续超过六个月。
调适障碍的六种类型包括:抑郁情绪、焦虑、混合的抑郁与焦虑、行为失调、情绪与行为的混合干扰,及未特定类型。
这些亚型根据主要症状进行划分,例如:以抑郁情绪为主的类型表现为悲伤和缺乏兴趣,而以焦虑为主的类型则显示出焦虑和无法专注的问题。结合型类型则同时出现两者的症状。对于行为失调的类型,则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和叛逆行为。
面对重复的创伤经历会使个人面临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资源有限的年轻人来说。压力源的性质在诊断调适障碍中相当重要,但应记住,一个压力源的病理潜力取决于患者的认知。共同出现的压力源包括婚姻冲突、财务问题及个人悲剧等。
调适障碍的诊断主要基于压力源的存在及症状消退的可能性。诊断的难度增加在于长期暴露于压力源的情况,这会导致与其他心理障碍的交错。正确诊断需要确认症状在压力源影响后的出现,并需确保无其他潜在心理状况的影响。
调适障碍的治疗通常依赖于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和群体治疗都可以成为有效的选择。此外,专业人员建议透过积极的情感支持和开放的沟通来协助儿童适应挑战。
调适障碍在专业界受到一定的批评,主要针对其症状缺乏具体性及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征。一些专家认为这些特征使得其诊断的模糊性较高。
在 COVID-19 疫情爆发的早期,波兰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疫情的出现对75%的受访者产生了高度的压力感。 49%的人报告出现调适障碍症状的上升,显示疫情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
如同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调适障碍的症状与生活事件的影响密切相关。你是否能够察觉身边的人在面对压力源时的反应,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