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OVID-19疫情的持续影响,医疗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非侵入性通气(NIV)逐渐被认识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选择。这种技术透过面罩或鼻罩等设备,向患者提供正压通气,避免了传统插管的侵入性和相关风险。非侵入性通气不仅在急性情况下发挥效果,更在长期呼吸支持及慢性疾病患者中展现其价值。
非侵入性通气是透过一个紧密配合患者面部的面罩来提供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CPAP)不同,NIV在呼吸周期中依据吸气或呼气的需要自动调整气压。这使得患者在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其他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能够更顺畅地进行呼吸,减少后续需要进行的侵入性通气。
非侵入性通气的应用范围包括COPD的急性恶化、急性心脏衰竭及其他危急情况,许多研究已证实NIV的适当使用能有效降低侵入性通气的需求及其并发症。
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中,NIV最常用于COPD的急性恶化病例。决定是否开始使用NIV通常取决于患者对于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及动脉血气检测的结果。如果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仍然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能需要启动NIV进行呼吸支持。
许多COPD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会持续升高,但只有当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并影响到血液的酸碱平衡时,NIV才会被启动。
除了COPD,NIV也可以用于其他呼吸问题,例如支气管扩张症和肥胖通气不足症候群(OHS)。对于这些患者,诊断及阳性气压治疗的启动标准与COPD相似。即使在酸碱平衡未受影响的情况下,只要二氧化碳水平升高,NIV也可考虑启动。
随着COVID-19疫情的蔓延,非侵入性通气被提出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由于传统的侵入性通气设备短缺,NIV成为了许多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支持措施。虽然使用NIV能降低插管的风险,但面具的密封不良可能会产生气溶胶,对医护人员造成风险,因此,使用NIV的时候必须配备完整的防护装备。
非侵入性通气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重度COPD患者。研究显示,长期使用NIV有助于改善日间的二氧化碳滞留,并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拥有胸廓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的人来说,NIV同样提供了持久的帮助。
非侵入性通气的应用已从1940年代开始,1990年代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普及使得这一技术逐步成熟,围绕其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医疗界获得了大量的经验。
尽管非侵入性通气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包括技术的可及性、患者接受度和操作的培训需求。在COVID-19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和推广NIV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非侵入性通气的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展,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出现,进一步提升NIV的效果与安全性。那么,在面对复杂的呼吸疾病时,我们是否准备好全面认识与应用非侵入性通气这一关键技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