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媒体生态系统是多样的,涵盖了电视、广播、互联网、电影、报纸和杂志等多种形式。从18世纪末开始,印度的印刷媒体便已活跃,而无线电广播始于1927年。如今,印度的媒体大多掌握在大型企业手中,这些企业通过广告、订阅和版权材料销售获得收益。根据报导,印度拥有超过500个卫星频道和70,000份报纸,每日销售超过一亿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报纸市场之一。然而,根据法国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的最新报告,印度在2023年的新闻自由指数中被降级至161位,低于阿富汗、索马利亚和哥伦比亚。
「针对记者的暴力、政治上偏颇的媒体、以及媒体所有权的集中,都显示出在『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中,新闻自由正面临危机。」
自2014年以来,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这导致了新闻自由的逐渐萎缩。在2016年,印度的新闻自由排名还在133位,却在2022年下滑至150位。根据美国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的报告,自莫迪政府上任以来,对记者的骚扰现象有升高趋势。 ...
传统的印刷媒体和电视媒体大多为家族拥有,且经常因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自我审查。然而,新兴的媒体通常更为专业且以企业为主导。尽管如此,这些媒体也往往与已经建立的政治人物有所关联。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民间普遍认为媒体具有「叛逆性」,但却任由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报导。
「在印度的新闻频道中,无论是英语还是印地语,都常常充斥着偏颇的报导,而这一方的立场则是BJP和Hindutva。」
媒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80年,当时的《Hicky's Bengal Gazette》成为印度第一份报纸。进一步的资料显示,报社多为家庭经营,采取自我审查措施。一旦与政治建立联系,报社往往便成为某一政治集团的喉舌。以此类推,为何报导会出现偏颇和不公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政府对于自由媒体的垄断使得新闻报导的多样性大幅下降。更糟糕的是,当前的情况使得社会中的各类声音,尤其是边缘化社区的声音,难以被大的媒体机构所捕捉。根据Oxfam和Newslaundry的报告,从事记者的普通类别人员,在媒体高层的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Dalit、Adivasi和Bahujan等社群在媒体中的代表性十分有限。
在这个自由受限的环境中,印度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一些数位新闻出版物和报导平台已经开始出现,希望打破传统的沉默,但这需要更广泛的支持和关注。正如一位媒体投资者所说:
「自由表达和新闻自由的保护,是促进多样性的根本。」
未来,印度媒体是否能够在受限的环境中,找到创新的方式实现逆袭,成为真实且多元的声音代表,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