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数位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印度的媒体生态却正面临着重大挑战。自从印泰羁绊的通讯方式在18世纪末期开始萌芽以来,印度的新闻业在百年间经历了无数变迁。然而,随着大型企业对媒体的控制日益加剧,新闻报导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也受到威胁,这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根据法国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的报告,印度在2023年被降级至161位,并表现出记者暴力、政治偏向和媒体拥有权集中等问题,显示出在「世界最大民主国」的报导自由正面临危机。
自1780年Hicky's Bengal Gazette创刊以来,印度的媒体已经历逾二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印刷媒体、广播还是电视,印度的媒体阵容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庞大的。拥有超过500个卫星电视频道,其中80多个是新闻频道,以及70,000家报纸的国家,印度无疑是全球最大的报纸市场。
然而,随着媒体所有权的集中,越来越多的报导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这使得某些新闻机构的独立性受到质疑。许多报导被认为偏向执政党,尤其是在目前掌权的人民党(BJP)背景下。
多数媒体不仅仅是资讯的传递者,许多时候它们还充当了政府的喉舌,这样的现象在近几年愈演愈烈,导致报导中缺乏了多元与客观的声音。
根据2021年的报告,保护新闻自由的非政府组织表示,在莫迪政府的管理之下,对记者的骚扰事件显著增加。过去的几年间,许多记者因报导敏感话题而遭到威胁或职业生涯的结束,这不仅抛出了言论自由的质疑,也让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
《BBC新闻》指出,印度的新闻频道无论是英语还是印地语,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单边报导。反映出的情况是,媒体生态系统可能已经被某种意识形态所绑架,进而影响到普通民众接触新闻的方式。
许多专家认为,当媒体机构受到企业或政治利益的驱动时,这将伤害民主社会应有的公正性,而造成的结果将是无法逆转的。
印刷媒体方面,印度目前仍有众多的印地语和英语日报,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数位媒体逐渐成为新闻报导的主流。然而,数位媒体的独立性同样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部分数位媒体机构甚至转向收费模式,希望透过订阅来维持经营。
除了传统的报纸与电视,数位媒体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各类新闻网站如Scroll.in、The Wire和Firstpost等,虽然相对独立于大型企业,但仍免不了受到资金来源的影响,传递的新闻内容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偏向某些观点。
印度媒体的所有权多元化有助于提供各种观点,但由于资源的集中,许多报导往往被特定的群体或利益集团影响,出现了不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忽视。例如,有研究指出,职场中的社会阶层不平等仍然影响着媒体的代表性,非主流群体的意见几乎不会被纳入报导。
媒体的集中反映出一种「信息贫富不均」的情况,而对于未来的社会而言,这是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真正的社会公平?
在掌控与反抗之间,印度的媒体面临的不仅是生存的挑战,更是维持社会公义与多样性的艰难任务。随着企业化的深入发展,如何在新闻报导中保持独立性,进而捍卫公众的知情权,将是印度媒体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与政治生态的变化,印度的媒体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未来讨论的焦点。而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读者自己是否能够清晰地辨别哪些声音才是真正客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