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III(简称Pol III)是一种关键的蛋白质,负责将DNA转录为5S核糖体RNA、转运RNA(tRNA)和其他小型RNA。这些由RNA聚合酶III转录的基因属于“基础基因”类别,其表达在所有细胞类型和大部分环境条件下都是必需的。因此,Pol III转录的调控主要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相关,因此比起RNA聚合酶II来说需要更少的调控蛋白。然而,在压力条件下,Maf1蛋白会抑制Pol III的活性,而雷帕霉素则通过直接靶向TOR来抑制Pol III的功能。
转录过程(不论由哪种聚合酶进行)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与Pol II相比,Pol III的特点是不需要基因上游的控制序列,通常依赖于内部控制序列,即转录区域中的序列。 Pol III的启动分为三个类别,分别对应于5S rRNA、tRNA和U6 snRNA的启动。
“TFIIIB由三个亚基组成:TATA结合蛋白(TBP)、TFIIB相关因子(BRF1或BRF2)和B双重蛋白(BDP1)。”
在5S rRNA(类别I)基因启动过程中,TFIIIA先与位于转录DNA序列中的5S rRNA控制序列C区结合,随后TFIIIC将TFIIIB引入并组装Pol III。
对于tRNA(类别II)的启动,TFIIIC会结合到控制序列A与B区,并定位TFIIIB以便在转录起始位点上结合DNA。
在U6 snRNA(类别III)的启动中,SNAPc将结合至启动位点上游的序列,这一过程受Pol II转录因子的强化,并最终促进TFIIIB的组装。
TFIIIB在Pol III启动转录后会继续与DNA结合,这与大多数Pol II转录的基本转录因子不同,这导致Pol III转录基因的高重启速率。
“一项针对酿酒酵母的研究发现,RNA链延伸的平均速度为每秒21至22个核苷酸。”
Pol III会在小的聚脲(5至6个U)上终止转录,尽管在真核生物中不要求使用发夹结构,但其存在可能会提高终止效率。
RNA聚合酶III转录的RNA包括:
RNA聚合酶III似乎对于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至关重要。它促进在双链断裂处形成瞬时的RNA-DNA杂交,这是同源重组介导的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一个必需中间步骤。
“该步骤保护了3'末端的DNA链不被降解,随后RNA链被RAD51蛋白取代。”
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环境中,RNA聚合酶III绘出了如何保护细胞的运行过程,并在与DNA修复的协同作业中展现出其不可或缺的角色。你是否曾想过,这些小RNA在细胞中的任务对于整体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