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重入性心搏过速(AVNRT) 是一种心跳异常加速的情况,属于心脏超心室性心搏过速(SVT) 的一种,这意味着它的起源位于心脏的上部,超过希氏束(His bundle)。 AVNRT 是最常见的规则性超心室性心搏过速,发病率在女性中较高,约 75% 的病例发生在女性身上。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心悸。对于AVNRT的治疗方式包括特定的物理操作、药物治疗,或在少数情况下使用同步电复律。频繁的发作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破坏心脏中异常传导的组织。
AVNRT的形成是由于在房室结内或其附近形成一个重入电路,该电路通常涉及两条解剖通路:快速通路和慢速通路,这两者均在右心房中。慢速通路通常位于房室结的下方和稍微后方,跟随冠状窦的前缘。快速通路通常位于房室结的上方和后方。这些通路的组织在电生理性质上与房室结十分相似,因此有的文献将其视为房室结的一部分。
AVNRT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快速规律心悸,并可能伴随颈部悸动感。
AVNRT的主症状是心悸,在某些情况下,心跳加速可能伴随血压暂时下降,导致患者感到晕眩,甚至出现昏厥。这一类的症状有时可被错误理解为惊恐发作。这种心悸的发作通常是突发的,心跳的加速可能在一次心跳内发生,并且有时会有心脏跳动错过的感觉。
AVNRT 期间,心率通常介于 140 至 280 次每分钟之间,并且可能观察到颅内静脉的“喷发 A 波”现象。
AVNRT的机制涉及到一种双房室结生理学的存在,它在约一半的人群中存在,形成一个重入电路。该电路可以有几种形式,其中“典型”、“常见”或“慢-快”AVNRT使用慢通路进行心室传导,而快速通路则将信号传回心房。而“非典型”、“不常见”或“快-慢”AVNRT则正好相反,亦可出现多条慢通路导致两者均为慢的情况(“慢-慢”AVNRT)。
如果病人正在接受医疗检查,心电图可能显示典型变化,确认诊断。
对于AVNRT的诊断,如果在症状出现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则可能会看到典型的变化,如QRS线维持时长少于120毫秒等。对于反复性心悸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要求使用Holter监测器进行持续心电图检查。进行这些检查有助于区分AVNRT与其他异常心律,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与沃尔夫-帕金森-怀特综合症 (WPW综合症) 相关的心搏过速。
AVNRT的治疗方法旨在终止心搏过速,并防止未来的发作。对于这些病患者来说,通过某些物理操作,例如颈动脉窦按摩(在颈部施加压力)、瓦尔萨法操作(对闭合气道进行强烈呼气),来短暂阻断房室结,可迅速终止这一发作。药物治疗方面,腺苷和β阻滞剂等药物能够减慢或短暂地停止电传导,从而终止AVNRT。如果病人的心率过快且难以耐受(例如出现心衰症状、低血压或昏迷),可进行电气复律手术,这过程中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
除了即时终止发作,一些患者会选择长期服用抗心律不整药物,以防止进一步的心悸发作。这些药物的效果虽然中等,但需要长期服用,使用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进行心导管消融的手术能够摧毁导致AVNRT的慢通路,成功率在95%以上。此方法虽有效,但需权衡可能带来的小风险,例如损伤房室结。
AVNRT的存在无疑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挑战,也让人对自身健康现状产生了担忧,而在面对心律失常的情况时,手术和药物究竟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