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设施管理(Facilities Management, FM)已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专业管理学科专注于物流及其他与房地产和建筑物相关的支援服务的有效及高效交付。它多元化的特点确保了建筑环境的功能性、舒适性、安全性及效率,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基础。然而,这一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1960年代,当时的商业巨擘Ross Perot提出了设施管理这一概念,并为之奠定了基石。
「设施管理是整合人、地点和流程的重要职能,其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核心业务的生产力。」
Ross Perot是电子数据系统(EDS)的创始人,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最早将「设施管理」这个术语与资讯技术系统的网络管理相结合。这个概念迅速扩展,涵盖了商业空间管理的所有元素。 1979年,随着Herman Miller赞助的一次会议,设施管理被首次明确提出作为组织战略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的设施管理不断发展,1980年成立的全国设施管理协会(NFMA)及后来的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都代表着设施管理职业的专业化。除了这些组织的成立,1986年英国也成立了第一个专业的设施管理组织,这些举措促进了设施管理领域的健康发展。
「设施管理的范畴不仅限于空间和基础设施,更涉及人员和组织的协调。」
当今的设施管理被划分为硬体设施管理和软体设施管理,分别专注于物理环境及人员和组织的需求。硬体设施管理主要涵盖工作空间和建筑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维护,而软体设施管理则着眼于商业运作中的人因、心理学及职业生理等因素。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中,设施经理(FMs)的角色愈加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协助客户及最终使用者做出影响力显著的决策,还需在操作层面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以支持企业运营。
随着技术及营运需求的变化,设施管理的职能也在不断演进。许多企业需要设施管理部门来识别、分析和管理环境与安全相关问题。不仅如此,火灾安全措施和安保系统的管理也隶属于这一部门,确保员工及企业的安全。
「设施管理需要对建筑设备的维护、检测和检查进行规划,以确保安全和合规。」
然而,在设施管理中,保持生产效率同样至关重要。设施经理需要应对各种日常运作问题,包括空调温度过高或过低、照明故障以及其他影响生产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迅速的反应与解决方案,并且由设施管理部门的「帮助台」进行管理。
设施管理还涵盖更深层次的业务连续性规划。面对火灾或重大故障的威胁,企业需制定计划以便迅速恢复运营。设施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担任关键角色,协助制定由科学和工程原则支持的方案,保障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设施管理亦面临着改变。在2022年全球设施管理日上,主题「引领可持续未来」提醒着我们,设施管理专业人士在创造可持续的商业环境方面的贡献。
从Ross Perot的早期倡议到今天的整合性策略,设施管理不仅改变了商业空间的使用方式,更对提升整体运作效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演变,未来的设施管理将会迎来哪些新的挑战与机遇呢?